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土地资源错配及经济效率损失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10:26

  本文关键词:土地资源错配及经济效率损失研究 出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土地资源 错配 扭曲系数 经济效率


【摘要】:长期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土地资源配置模式为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同时也伴随着土地制度和政策不完善引致的土地资源配置扭曲,不同用地单位之间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差异较大,不同用地单位之间的土地资源错配致使总体经济效率损失巨大。调研组通过实地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获取了四大产业不同类型的607个样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投入产出数据,基于C-D生产函数理论,构建土地资源配置及经济效率损失测度模型,测算不同类型企业的土地资源要素错配程度及由此导致的经济效率损失。测算结果显示,环保、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土地资源要素投入的相对扭曲系数都大于1,光电子信息产业系数小于1;土地资源错配造成光电子信息产业总体上经济效率损失达10.2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达13.82%,生物产业和环保节能产业都超过了20%。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土地资源要素投入对企业总体经济产出的贡献率存在显著差异性;同类型企业的土地资源要素配置的相对扭曲系数不同,即土地资源的错配程度不同;从用地规模大小角度分析,同类型企业用地规模大的土地资源要素的相对扭曲系数要明显高于用地规模小的企业,用地规模越大土地资源错配程度越严重;从土地资源错配造成企业经济效率损失测算结果来看,土地资源要素投入相对扭曲系数越大的企业,土地资源错配导致总体经济效率损失越大;在各类型企业的技术和规模效率不变的条件下,不增加资源要素投入,通过纠正企业的土地资源错配,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率。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地区人地关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城市发展分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地非农化配置效率测度及效率改进差别化配置策略研究”(批准号:71403300),“经济社会双重转型下土地转换效率测度及效率改进政策调控原理研究”(批准号:715731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微观效率分析及改进策略研究”(批准号:CSQ14006)
【分类号】:F301.24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政府部门主导下的土地资源配置,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政府主导的土地资源配置模式可拉动投资,减少外部性问题,促进经济增长,但也带来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1]。研究发现,支撑我国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旺锋,武翠芳,熊永兰;甘肃省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探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S2期

2 程建华;如何利用市场配置土地资源?[J];北京房地产;2004年04期

3 李芳芳;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土地资源消耗趋势及特点分析[J];国土资源情报;2005年01期

4 陈尚春;;以市场经济手段合理配置土地资源[J];国土资源通讯;2006年02期

5 杨子生;;2006’全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简报[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6期

6 宋敏;宋杰;高明;王静;;浅谈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8期

7 苏本群;陈成瑞;许道峰;;如何开发利用黄河堤防土地资源[J];科技信息;2012年05期

8 郑蕊;;浅谈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11期

9 车艳玲;;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相关探讨[J];吉林农业;2013年02期

10 刘胤汉;;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分区、分类和分等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百强;韩红梅;;论新时期土地资源档案的管理[A];齐鲁档案论坛——山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9年

2 ;序二[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3 杜书云;;土地资源开源节流理念创新及体系设计[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4 陈朝辉;;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土地资源的保护[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刘达华;;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发展村民统建楼的意义[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6 周铁农;石玉林;;题词[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7 陆登槐;;县级土地资源微机管理系统的设计[A];中国土地学会1987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87年

8 艾进朝;;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黄河经济的发展——试论中卫黄河经济战略构思的实践意义[A];中国土地学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9 王万茂;;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其评价标准[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温长恩;;海南省土地资源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国土地学会土地利用分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丑李铭;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N];农民日报;2013年

2 海南橡胶后备干部第二讨论组;浅谈盘活胶林土地资源[N];海南农垦报;2014年

3 景后寅;有效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3年

4 陈尚春;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N];安徽日报;2006年

5 王元京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中小城市遍地开花就等于分散土地资源[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6 甘莲香 叶建忠;如何开发利用黄河下游土地资源[N];黄河报;2007年

7 郭联民;民营企业家座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N];徐州日报;2007年

8 汪丁丁;重视土地资源合理配置[N];中国信息报;2007年

9 何光明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长治高新区土地分局;科学高效用好土地资源[N];长治日报;2009年

10 渠修霞 李申安 李良山;水土保持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N];济宁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超;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效应评估及风险防控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丰杉;土地资源用途转换的边际成本效益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石晓平;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蒲春玲;新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5 黄朝禧;鄂域水库消落区土地资源的健康开发与利用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6 李继明;县域土地资源环境友好型利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杨杨;土地资源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阻尼”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余星涤;矿产、土地资源复合循环利用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许欢;面向服务的土地资源空间信息多级语义网格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余欣荣;鄱阳湖区开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英;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2 曹冯;环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传导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3 冯逸;广州南沙区滨海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于弘池;黑龙江垦区土地资源的法律保护[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5 朱守辉;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资源结构优化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6 尹策;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经营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7 尹陈红;福建省县域土地资源人口—经济承载力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

8 陶虹向;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王小飞;基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地方经济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0 袁畅;土地资源开发对城市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23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323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7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