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7-12-23 16:41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呼伦贝尔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与评价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地质遗迹 地质公园 评价


【摘要】:地质遗迹是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再生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地质环境演化、海陆变迁、生物进化等地球演化历程,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及科研价值。地质公园以地质遗迹景观为核心,是展示地球科学知识的天然博物馆,是保护地质遗迹资源的有效方式。本文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地质公园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收集查阅,对其地质遗迹资源进行描述、分类和评价,并结合地质公园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建议,以期促进对该类研究的进一步认识。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多样,以湖泊、河流、湿地及花岗岩地貌为主要特征,是一处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地质公园,展示着大自然博大精深的魅力。 本文依据内蒙古呼伦贝尔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的特点,参照国土资源部《地质遗迹类型划分表》,将其划分为地质构造、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3大类,其下分出构造形迹、岩石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泉水景观、湖沼景观、河流景观6类,中小型构造、花岗岩地貌景观、流水侵蚀地貌、流水堆积地貌、冷泉景观、湖泊景观、沼泽湿地景观、风景河段8亚类,并对地质遗迹的分布和特征以及部分重要地质遗迹的形成过程进行介绍和分析。 国内外关于旅游资源和地质遗迹资源的评价方法较多,尤其地质遗迹的评价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工作,尚无统一的评价体系,且定量评价方法中一般没有确切的定量指标。针对呼伦贝尔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本文通过采用灰色系统分析(灰色统计、灰色聚类)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以少量的计算工作,更好地反映专家组的整体意见。 呼伦贝尔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保护设施的不完善,科研力度不够,地质灾害影响大,人为破坏严重等。针对突出问题,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指导措施及建议,以期更好地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实现呼伦贝尔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962;P9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同林,郭克毅;河北及内蒙古中低山区罕见的冰臼群[J];中国地质;1998年06期

2 黄松;;新疆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与保护开发[J];地理学报;2006年03期

3 姚强;崔杰;沈军辉;;雷波马湖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02期

4 吕洪波;任晓辉;杨超;;赤峰等地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地貌证据[J];地质论评;2006年03期

5 孙洪艳;田明中;武法东;;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青山花岗岩臼的特征及成因研究[J];地质论评;2007年04期

6 卢云亭;;中国花岗岩风景地貌的形成特征与三清山对比研究[J];地质论评;2007年S1期

7 施雅风;;韩同林的“冰臼论”是对花岗岩类岩石“负球状风化”的误解[J];地质论评;2010年03期

8 王荔弘;;呼伦湖水环境及水质状况浅析[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王润红;刘红旭;郭华;卫三元;;查干诺尔盆地地下水中铀和伴生元素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9年02期

10 文雪峰;范小露;赵无忌;陈安东;孙洪艳;田明中;;内蒙古牙克石喇嘛山花岗岩景观特征及成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4期



本文编号:1324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324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1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