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中国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4 20:19

  本文关键词:中国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研究 出处:《天津财经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自然资源 生态经济 配置效率


【摘要】:自然资源作为基础性物质资源,为人类进化和社会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类的发展,自然资源多体现的价值日趋多样化和差异化,不同的价值需求要求我们用动态的、发展的宏观视角对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研究。文章参考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分析主流经济学理论中资源配置理论,阐述了市场失灵和帕累托最优的效率标准及实现条件,进而加入生态经济学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系统的边界和人的价值需求,对帕累托最优效率进行拓展,得出自然资源配置效率的阶段特征和基本规律。以此为理论依据,对自然资源配置效率评价进行要素选择,构建评价自然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体系,根据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采用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5-2013年我国各省市自然资源配置效率作出测算和分析,接着对造成自然资源配置效率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测算出各省市的自然资源投入和产出的冗余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调整目标值,为各省市提高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实证研究表明,我国自然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比较低,并且各省市之间相对效率有明显的差距;没有相应的开采和利用的科学技术做支撑,追求经济规模的扩张并不能提高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针对自然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政策和建议:从开放经济条件下各个国家省市地域应该"加强协助、创新科技和合理产业"使区域发展更"科学、高效和文明";从封闭经济条件下整个地球生态经济体应该"控制经济规模、科学配置资源和营造环保氛围"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际生态经济学学会简介[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2 刘思华,徐志辉;再论生态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展望——为庆祝《生态经济》创刊15周年而作[J];生态经济;2000年07期

3 ;关于召开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次生态经济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J];生态经济;2000年08期

4 张成基;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理事会召开[J];生态经济;2000年11期

5 贲克平;研究·发展·创新[J];经济工作导刊;2000年23期

6 王全新;新时期生态经济学理论与实践[J];生态经济;2001年02期

7 杨文进;生态经济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生态经济;2001年03期

8 滕藤;概述我国生态经济学的产生过程与发展趋向[J];当代生态农业;2001年Z1期

9 李海涛,严茂超,沈文清;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学刍议[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滕藤;21世纪是我国生态经济学更大发展的世纪[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光;;生态经济学创立20周年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王松霈;;20年来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刘清泉;王龙;;山西省生态经济学会创建八年来理论与实践回顾[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贾引狮;;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经济学分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我国生态经济学20年回顾[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周纪昌;;制度生态经济学初探[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7 黄玉源;;生态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分类地位分析[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8 刘则渊;王贤文;;生态经济研究前沿及其演进的可视化分析[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胡涛;;评H.T.Odum的EMERGY理论[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10 张莘敏;;生态经济学视野中的经济增长模式[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从生态经济学到金融生态思想的演化历程[N];上海证券报;2005年

2 王国英;内蒙古生态经济学会在首府举行年会[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3 仁达;省生态经济学会成立[N];安徽日报;2008年

4 李周;生态经济学:一个可以大力开发的“富矿”[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方时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生态经济学发展的前沿和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冬奇;马传栋与生态经济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7 王松霈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生态经济学与科学发展理论内在相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王松霈;和谐人类自然的《宏观生态经济学》[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生态经济学与科学发展观[N];中国旅游报;2004年

10 李周;生态经济学发展动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戴锦;产业生态化理论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4年

2 张潇尹;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3 任群罗;基于生态经济观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D];新疆大学;2006年

4 斯蔼;生态经济学模型支持下的松嫩平原可持续发展量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超然;生态经济学视角下的消费问题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孙辉;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经济学之间的对话[D];安徽师范大学;2016年

3 郑万里;中国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6年

4 赵成美;生态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挑战与取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赵德芳;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29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329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f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