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乳山河雨洪资源利用效应分析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7-12-28 22:19

  本文关键词:乳山河雨洪资源利用效应分析与评价 出处:《济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乳山河 雨洪资源 开发利用 功能与需求耦合 效应评价


【摘要】:近年来,随着乳山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乳山河流域内农业、工业、居民生活用水量及第三产业用水量逐渐增多,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大力倡导节水的前提下,需寻找并开拓新的水源,以促进水生态与水环境与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本文针对乳山河流域的特点,在分析了乳山河雨洪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及开发利用潜力的基础上,提出了雨洪资源利用模式,重点对雨洪资源利用效应进行了评价,将难以描述与评判的乳山河雨洪资源优化利用效果数字化、具体化,以期为胶东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1)通过对乳山河流域水资源量、现状蓄滞工程状况以及雨洪资源化的可靠性等方面的分析,得出乳山河流域开发利用雨洪资源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流域雨洪资源利用潜力,从分析结果来看,流域地表水的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且远大于地下水。 (2)根据流域上、中、下游的特点,提出了龙角山水库汛限水位调控、布设雨水集蓄工程以及乳山河地下水库调蓄等利用方式,在优化利用方案的基础上,基于功能与需求耦合的方法,通过分析乳山河雨洪资源利用的功能、流域对雨洪资源的需求以及蓄滞工程接纳能力,耦合、识别出了乳山河雨洪资源利用的效应因子并进行了归类。 (3)根据识别出的效应因子,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对乳山河雨洪资源利用的效应进行评价。其中,经济效应因子为农田灌溉效应、林牧生产效应、工业供水效应、生活供水效应;生态效应因子为水质改善效应、涵养湿地效应、补充地下水效应。还有在此基础上外延出的社会效应,包括防洪减灾效应、促进社会发展效应、人与自然和谐效应以及资源合理配置效应。其中,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是能够定量评估的,生活供水效应和水质改善效应采用影子水价法;农田灌溉效应和工业供水效应采用分摊系数法;林牧生产效应采用最有替代法;涵养湿地效应采用增加收益法等。采用上述方法,分别将效应因子币值量化,计算效益增加值。而社会效应由于具有准公益性质,难以进行定量化评估,采用基于熵值计算的分度测评方法,分析了雨洪资源利用前后社会效应的改善状况。 (4)利用模糊物元方法,对乳山河雨洪资源利用的综合效应进行了评价。首先,根据模糊原理对雨洪资源利用综合效应的不确定性进行处理,将乳山河雨洪资源利用综合效应作为一个物元,选取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并确定指标的等级标准值,经归一化处理后,计算出贴近度与权系数,以此评定等级隶属度为II级即良,,说明乳山河雨洪资源化是可行的、有效的,为流域雨洪资源优化利用提供了后续保障和有利支持。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shan's economy, the water consumption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residents and the three industry is increasing. The demand for water resources is more and more urgent. Under the premise of vigorously advocating water saving,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and exploit new water sourc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water ecology and water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ociety of the basin.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lk River, in the analysis of the milk River rain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feasibility and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proposed model of rainwater resource utilization, focus on flood resources utilization effect was evaluated, and the evaluation will be difficult to describe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of milk in rain and flood resources utilization effect of digital optimization and concrete.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Jiaodong area.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V21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波;;保定市水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潜力分析[J];地下水;2010年01期

2 耿福明;薛联青;吴义锋;;基于净效益最大化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3 许士国;李文义;;松嫩平原洪水资源利用引蓄水方式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8年05期

4 李继清,张玉山,王丽萍,纪昌明;洪水资源化及其风险管理浅析[J];人民长江;2005年01期

5 侯召成;殷峻暹;;基于供水风险的碧流河水库洪水资源效益分析[J];人民黄河;2010年11期

6 刘建卫;许士国;张柏良;;洪水资源利用系统风险分析方法与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06年04期

7 许士国;杜丽杰;冯峰;张柏良;;白城市洪水资源利用效益的识别与分析计算[J];水电能源科学;2009年02期

8 施熙灿;影子水价与影子电价测算[J];水力发电学报;2002年02期

9 邱瑞田,王本德,周惠成;水库汛期限制水位控制理论与观念的更新探讨[J];水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10 张建云;章四龙;王金星;李岩;;近50年来中国六大流域年际径流变化趋势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涂向阳;基于生态环境需求的雨洪资源存储和开发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黄金林;山间河谷地下储水空间洪水利用风险与效益评估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邓洁;威海市生态用水及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冯峰;河流洪水资源利用效益识别与定量评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吕素冰;水资源利用的效益分析及结构演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47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347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0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