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中3市的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
本文关键词:江苏苏中3市的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 出处:《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长江是我国重要的黄金水道,其岸线资源有着丰富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苏中地区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发展迅速。因此,选取苏中扬州、泰州、南通3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2年和2008年的长江岸线利用状况数据,对比分析了3市岸线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2002年以来,苏中3市的岸线利用率大幅提高;新增岸线中工业岸线占比最大,港口岸线和生活服务岸线次之;工业岸线和生活服务岸线的增幅最为显著;各类型岸线的增加主要来源于未利用岸线,已有岸线类型的转换主要流向工业岸线和未利用岸线。港口建设需求、沿江基础工业化进程加快、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和政策引导等是岸线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
[Abstract]:The Yangtze River is an important golden waterway in China, and its shoreline resources have rich value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utilization of Yangtze River shoreline resources in central Jiangsu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erefore, Yangzhou and Taizhou are selected. Nantong three cit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2002 and 2008 of the Yangtze River shoreline utilization dat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hree cities shoreline development changes. The study shows that: since 2002.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shoreline in the three cities of central Jiangsu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e industrial shoreline accounts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the newly added shoreline, followed by the port shoreline and the living service shoreline; The increase of industrial shoreline and living service shoreline is the most remarkable. The increase of each type of shoreline mainly comes from unused shoreline. The conversion of existing shoreline type mainly flows to industrial shoreline and unused shoreline. Planning and policy guidance ar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s for shoreline use change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7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36,41101109)
【分类号】:P748
【正文快照】: 长江是我国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是沿江产业带经济发展的主动脉。作为沿江港口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依托,沿江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相关政府及学者关注的热点。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江河岸线资源的评价及利用状况等方面。建立包括岸前水深、岸线稳定性、岸前水域宽度等相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卫东;曹玉红;曹有挥;桂丽;;安徽无为县长江岸线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2 万荣荣,杨桂山,朱红云;长江苏州段岸线资源评价与港口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3 朱红云,杨桂山,万荣荣,马荣华;长江城市岸线资源港口开发适宜性分析与合理利用——以南京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4 段学军;陈雯;朱红云;王书国;;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功能区划方法研究——以南通市域长江岸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5期
5 张细兵;卢金友;蔺秋生;;长江中下游岸线利用对防洪累积影响初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6 杨桂山,施少华,王传胜,安宁;长江江苏段岸线利用与港口布局[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1期
7 施少华,杨桂山,林承坤;长江中下游河道岸线的整治与开发利用[J];地理科学;2002年06期
8 王传胜,王开章;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J];地理学报;2002年06期
9 潘坤友;曹有挥;梁双波;;行政区划调整背景下芜湖市岸线资源的时空演变与优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4期
10 黄家柱;长江岸线江苏段资源及其合理开发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卫东,曹有挥,李海建;港口体系区域基础的综合评价研究——以长江下游干流沿岸港口体系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2 曹卫东;曹玉红;曹有挥;桂丽;;安徽无为县长江岸线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3 黄家柱,赵锐,戴锦芳;遥感与GIS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与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1期
4 黄家柱,闾国年;数字长江河道实验中遥感技术应用研究——以长江江苏段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5 施少华,林承坤,杨桂山;长江中下游河道与岸线演变特点[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6 万荣荣,杨桂山,朱红云;长江苏州段岸线资源评价与港口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7 朱青,李如海,王黎明,黄劲松,周生路;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用地资源质量评价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8 于忠华,黄文钰,舒金华;沿江大开发背景下长江江苏段水环境污染负荷趋势[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9 朱红云,杨桂山,万荣荣,马荣华;长江城市岸线资源港口开发适宜性分析与合理利用——以南京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10 段学军;陈雯;朱红云;王书国;;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功能区划方法研究——以南通市域长江岸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阮鹏高;何练民;何娟;;GIS技术在河道演变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A];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文集[C];2008年
2 刘建东;杨泉宁;薛怀友;;长江江苏段地质工程适宜性评价[A];城市地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阮鹏高;何练民;何娟;;GIS技术在河道演变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A];纪念’98抗洪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优秀文集[C];2008年
4 刘慧;;中国土地资源与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A];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传胜;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资源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2000年
2 戴仕宝;中国流域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对(河流)入海泥沙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文胜;水源地安全可靠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沈鸿雁;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公路建设政策理论、方法与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5 郑宗生;长江口淤泥质潮滩高程遥感定量反演及冲淤演变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黄海涛;水电开发中的生态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7 曹晓萌;丁坝群作用尺度理论及累积效应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森林;大连港集装箱码头资源整合方案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徐敏敏;舟山岸线资源有偿使用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1年
3 苏婷;上海市无居民岛资源环境现状及其开发适宜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4 尹静秋;基于GIS的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汪洋;城镇河流生态护坡系统的建立及评价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6 张冬平;长江三角洲港口布局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7 童亮;苏南运河岸线控制利用的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8 崔敏;珠江口大型深水港开发利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许光委;港口岸线的资源性分析和等级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巫丽俊;感潮江段事故溢油二维数值模拟[D];河海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钊;滨海城市岸线利用规划方法初探[J];安徽建筑;2001年02期
2 曹卫东,曹有挥,李海建;港口体系区域基础的综合评价研究——以长江下游干流沿岸港口体系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张杰;张细兵;王宝成;;二维水沙和温度及浓度场数学模型与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3期
4 施少华,林承坤,杨桂山;长江中下游河道与岸线演变特点[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5 殷为华,徐长乐;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功能定位探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4期
6 朱红云,杨桂山,万荣荣,马荣华;长江城市岸线资源港口开发适宜性分析与合理利用——以南京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4期
7 段学军;陈雯;朱红云;王书国;;长江岸线资源利用功能区划方法研究——以南通市域长江岸线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5期
8 程久苗;长江贵池河段河道演变及池州港岸线资源利用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年02期
9 杨桂山,施少华,王传胜,安宁;长江江苏段岸线利用与港口布局[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1期
10 干哲新;浅谈水滨开发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言涛;郭建琴;;企业人员流动驱动力模型的构建[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年01期
2 李雪梅;张小雷;杜宏茹;;新疆塔河流域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J];地理研究;2011年0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博;何腾兵;陶福然;;贵州省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A];2013年西部十三省区市土地学会学术交流会交流发言材料[C];2013年
,本文编号:1379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379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