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陕西岚皋南宫山地质公园资源特征及地质意义

发布时间:2018-01-23 11:00

  本文关键词: 南宫山 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资源 地质意义 出处:《山地学报》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陕西岚皋南宫山地质公园以志留纪古火山岩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完整保留了南宫山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在对研究区地质背景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与国内同类型地质公园对比,对研究区主要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及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早古生代志留纪火山岩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这将为研究秦岭-大巴山造山带古火山乃至全国古火山活动提供完整、翔实的资料,丰富古火山岩地貌演化理论,推动南宫山地貌的深入研究。
[Abstract]:Shaanxi Langao Nangong Mountain Geological Park in the ancient volcanic geological heritage landscape as the main body, to retain the integrity of the formation, the Nangong mountain landform evolution.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area, with the same type of Geological Park comparison, main geological relic resources in the study area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think of Early Paleozoic Silurian volcano rock in the country has a typical significance. This will be the ancient volcano and the ancient volcano activities of Qinling Mountains - Dabashan orogenic belt to provide complete and accurate data, rich ancient volcanic landform evolution theory, in-depth research to promote the Nangong mountain.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航空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2036) 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310827161017)~~
【分类号】:P942;P962
【正文快照】: 陕西岚皋南宫山地质公园位于安康市岚皋县东南部33 km,地处秦岭以南,大巴山北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以山地为主,属于中山地貌。公园是以古火山岩地质遗迹和重力崩塌地貌(南宫山地貌)景观为主体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内有古生代志留纪火山多次喷发遗留形成的火山岩地质遗迹,其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狄调文;云台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开始接受国家“体检”[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8期

2 焦国文;云台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考察验收[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12期

3 ;黄山国家地质公园[J];科技潮;2004年04期

4 后立胜;国家地质公园的发展及其阶段性[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1期

5 卜永喜;鄢志武;;湖北省地质公园考察团结束欧洲考察[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年04期

6 岳尚华;;寻找最美地质公园[J];地球;2013年06期

7 王志光;建设地质公园开拓地质服务新领域——中国西部地质公园发展战略研讨会简介与体会[J];河南地质;2001年04期

8 姜建军;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圣地 共同财富[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1期

9 傅广海,戈莹;浅议地质公园的选址与管理[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01期

10 ;我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J];化石;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兴岩;;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展陈大纲(第二稿)[A];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赵逊;任景明;;地质公园的地球科学基础和生态学意义[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王志刚;;地质公园调查[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浦庆余;;地质公园——意义和作用[A];徐霞客研究(第14辑)[C];2006年

5 翟辅东;;南岭国家地质公园群构建探讨[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伏庆是;刘钟伟;;附录 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巡礼[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晶;张燕如;;规划建设是国家地质公园发展的根本[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同德;;略论地质公园规划内容与编制程序[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万宁华;黄东如;王和平;;浅谈象山地质公园的申报[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春生;;第三章 广东省的地质公园与人文风貌[A];山语清音——第二届地学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郑炎贵;天柱山向世界地质公园冲刺[N];安徽日报;2005年

2 王永生;地质公园知多少[N];中国海洋报;2002年

3 石慧琼;地质公园难让游客尽兴[N];中国矿业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邵春;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群的新成员[N];中国旅游报;2003年

5 胥波;创建世界地质公园 旅游业呈现新亮点[N];中国旅游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李晓燕 陈静;让地质公园这颗旅游新星光芒四射[N];中国旅游报;2004年

7 谢向荣 王秀香 海南记者站 李青;琼粤桂联手冲刺世界地质公园[N];中国旅游报;2005年

8 段世民 孔玉峰;嵩山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N];河南日报;2000年

9 白照军;我省两大名山入围世界首批地质公园[N];河南日报;2004年

10 记者 史颂光 通讯员 成利军;王屋山冲刺世界级地质公园[N];河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俭;崇明岛都市型国家地质公园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曾凡伟;基于层次—熵权法的地质公园综合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3 李洋;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特征与旅游资源保护开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孙建华;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春慧;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高宏;中国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雨炽;大理苍山地质公园博物馆旅游开发建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储皓;中国敦煌地质公园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刘迎;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的社区居民行为驱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姜英朝;嵩山地质公园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乔晓红;地质公园与属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高媛;国家地质公园评价与保护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7 杨望暾;国家地质公园总体开发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8 赵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中勘界问题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9 冯璐;云台山地质公园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余菡;中国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57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457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a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