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资源增长率区域结构与空间关联分析
本文关键词: 森林资源 蓄积增长率 空间自相关 莫兰指数 出处:《林业经济》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运用空间统计分析与GIS技术的综合集成方法,针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第二次至第八次(1977~2013)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研究各省区森林资源增长率空间关联性规律及其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全国森林资源增长率空间聚集表现为前期趋同趋势减弱阶段,后期省际间资源增长率趋同趋势增强,达到2013年Moran’s I指数达到最高值0.4155;资源增长率局部空间自相关则表现为森林资源增长高值省区主要集中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东部沿海地区,而森林资源增长缓慢的落后区域则聚集在广大的西部地区。
[Abstract]:Using the integrated method of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GIS technology, the national forest resources inventory data of 31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of Chin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econd to 8th times (1977-2013).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law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forest resource growth rate in different provinces and region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aggregation of forest resource growth rate in the whole country showed a weakening stage of the trend of convergence in the early stage. In the later period, the trend of resource growth rate between provinces increased, reaching the highest value of 0.4155 in 2013 in Moran's I index; The 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resource growth rate shows that the high value of forest resource growth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of Beijing-Tianjin-Hebei and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slow growth of forest resources in the backward region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vast western region.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北退耕还林前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编号:2013JQ5013)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秦岭次生林经营优化研究”(编号:31400540)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评估与优化技术”(编号:201504424)
【分类号】:S757.2
【正文快照】: 1引言截止2013年,中国目前已经开展了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根据国家林业局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报告,森林资源数量持续增加、质量稳步提升、效能不断增强(许传德,2014)。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加3.91 m3/hm2,是上次清查增加量的3.4倍,林木蓄积年均净生长量6.44亿m3,增加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煜星;;中国森林资源1950—2003年结构变化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马颖忆;陆玉麒;;江苏省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3 刘珉;;多角度解读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J];林业经济;2014年05期
4 徐济德;;我国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及分析[J];林业经济;2014年03期
5 肖卫东;;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经济地理;2014年09期
6 许传德;;从连续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看我国森林经营[J];林业经济;2014年04期
7 文骁飞;;基于空间统计与GIS的区域经济空间关联性分析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8 袁冬梅;魏后凯;于斌;;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与产业布局的空间关联性——基于Moran指数的解释[J];中国软科学;2012年12期
9 肖建英;谭术魁;;中国粮食产量省级尺度下的空间分异规律[J];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08期
10 王怀成;张连马;蒋晓威;;泛长三角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关联性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思玉;李杰;;我国夏季森林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2 敖孔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举措——关于江苏省林区散坟平迁工作的调研报告[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张樟德;;中国松香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4 张煜星;;中国森林资源1950—2003年经营状况及问题[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5 李世明;王志慧;韩学文;贾可;;森林资源变化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夏忠胜;曾伟生;朱松;罗洪章;;贵州省人工杉木立木材积方程研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7 张煜星;;人工造林对森林覆盖率的贡献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8 胡云云;亢新刚;赵俊卉;;长白山地区天然林林木年龄与胸径的变动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9 郭明春;刘建锋;;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模拟[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卢平英;谢传金;;江西省森林资源现状分析和提高质量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伟;任海青;骆秀琴;龙超;;杉木规格材节子类型形成原因的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徐军昶;卫海燕;王菁;;基于GIS和RS的咸阳市林地资源变化及飞播造林成效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与处理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秀梅;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训亚;兴安落叶松木材性质的声—超声技术预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3 周彬;西南林区天然林资源动态及恢复对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孟京辉;经营单位级森林经营数据仓库研建及应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5 赵仲辉;亚热带杉木林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碳通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6 宋红竹;杨属AFLP遗传多样性研究和杨树品种分子指纹图谱构建[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7 鲁绍伟;中国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动态分析与仿真预测[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王志山;国有林区绿色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吴卫红;政府投资营造林项目全过程监管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豪树奇;北京市生态公益林经营类型划分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煜星;Moshkalev A G;;森林乔灌木资源最适结构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年S3期
2 亢新刚,黄庆丰;华北次生林结构调整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陆灯盛,游先祥;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中应用的现状及趋势[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4 杜小娟;吴华意;龚健雅;;基于GIS的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统计分析[J];测绘信息与工程;2010年01期
5 武晓霞;孙治宇;;农业外商直接投资、空间溢出与粮食安全——基于1999-2008年29个省区的空间计量分析[J];财经论丛;2012年02期
6 曲福田;赵海霞;朱德明;张效军;;江苏省环境污染及影响因素区域差异比较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1期
7 赵小风;黄贤金;张兴榆;陆汝成;李衡;;区域经济重心及COD、SO_2、TSP排放重心演变路径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3期
8 袁冬梅;魏后凯;;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集聚的机理及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1年12期
9 刘峰,马金辉,宋艳华,李粉玲,马交国;基于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6期
10 封志明;李鹏;;20世纪人口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同新;试论浙江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J];浙江林业科技;2000年06期
2 姜灿荣,但新球,李向阳,曾伟生,李正品;省级森林资源消长考核方法研究[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0年04期
3 杨建洲;福建省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宏观趋势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1年03期
4 黄翔,王立新;北京市海淀区森林资源特点及其评价[J];林业资源管理;2001年04期
5 刘向阳;森林资源的保护、利用及其持续发展的研究[J];森林工程;2001年04期
6 李万江;加拿大森林资源的管理[J];甘肃林业;2001年01期
7 李胜;全区森林资源利用会提出森林产业要做大[J];广西林业;2001年05期
8 戴铭红;森林资源[J];环境导报;2001年06期
9 郎学军,赖忠全,夏志卿,章定义,蒋水寿,鄢国刚;试论建德市乡镇森林资源的管理[J];江苏林业科技;2001年02期
10 陈志敏,孙家京,解玉芹,陈瑞英,高夫沂;山东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山东林业科技;200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桦;何仕广;;浅谈雷州林业局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2 王祝雄;;关于我国森林资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孙志兴;;中国西部森林资源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第18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森林资源合理配置的有关问题分析与建议[A];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森林问题卷[C];2002年
5 赵景桂;;森林资源价值理论与方法探讨[A];青年生态学者论丛(一)[C];1991年
6 雷蕾;宋山梅;;基于森林资源看贵州特色产业的发展[A];贵州省高效生态(有机)特色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忠魁;张敏;赵建新;;西藏森林资源价值的动态评估[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栾皓;时春杰;;从两轮二类调查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9 曹超学;;资源价值评估初探——以森林资源为例[A];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杨赵洁;;陕西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利用之思考[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蔡冲春;森林资源综合建设开发框架协议签约[N];长白山日报;2005年
2 通讯员 徐天华;上七镇三项措施保护森林资源[N];安康日报;2006年
3 刘尊利;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说明了什么[N];辽宁日报;2007年
4 王平;宜昌森林资源装上多道“安全网”[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5 丁贤生 刘小虎;江西12条措施激励保护森林资源[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6 徐松竹;浏阳:森林资源成卖点[N];农民日报;2006年
7 记者 夏令凯;保护森林资源 促进林产发展[N];通化日报;2007年
8 张立平;保护森林资源 启动绿盾二号[N];天津日报;2007年
9 ;《赤壁市森林资源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N];咸宁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李欣;坚持依法治林 保护森林资源[N];牡丹江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宣琳琳;东北亚森林资源多中心管理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2 武高洁;县级森林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赵天忠;区域森林资源战略规划几个关键环节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4 杨建洲;森林资源可持续性宏观调控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0年
5 白降丽;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相关规范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冯菁;丰裕中的贫困[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罗仙仙;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相关抽样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唐代生;基于螺旋模型的区域森林资源数字规划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吕勇;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家系统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10 袁传武;鄂西三峡库区森林资源空间结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志杰;森林资源有效管理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吴润;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冯尕才;民国时期甘肃森林资源流失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朱文蓉;福建历代森林资源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韩永春;山东省森林资源发展战略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6 谌丽;论森林资源权利[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7 任德智;宜君县哭泉林场森林资源健康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肖辉;中国开发境外森林资源战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吕忠全;森林资源统计模型理论和方法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刘以;我国森林资源管制政策的效果分析[D];安徽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66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466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