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管理
本文选题:气候变化 切入点:适应 出处:《人民黄河》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气候变化将直接影响降水、蒸散发和径流等水文要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进一步影响水资源利用格局及水安全形势。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是国际上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条件下,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结合黄河的水资源特点,研究和评价了气候变化情景下黄河水资源的脆弱性,并从配置、利用、调度、管理方面系统地提出了适应性对策:探讨有序适应的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完善水沙调控体系,探讨高效输沙模式;合理开发非常规水资源;优化调整梯级水库运用方式;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实施外流域调水。
[Abstract]:Climate change will directly affect hydr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and runoff, and to some extent change the amou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ir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Further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water use and the water security situation.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is a global issue of universal international concern, The Yellow River, as the mother river of the Chinese n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cute. This paper studies and evaluates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Yellow River water resources under th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 and puts forward the adaptive countermeasures systematically from the aspects of allocation, utilization, scheduling and management: to discuss the optimal allocation scheme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hat adapts in an orderly manner; Improve th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water and sediment, explore the model of high efficiency sediment transport; develop unconventional water resources rationally; optimize and adjust the operation mode of cascade reservoirs; implement the strictest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and actively implement the water transfer outside the river basi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水资源安全保障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CB956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9140) 中国科学院咨询项目
【分类号】:P467;TV2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爱萍;李春晖;杨志峰;郑小康;;近50年黄河流域降水变化的时空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马柱国;黄河径流量的历史演变规律及成因[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6期
3 李林,张国胜,汪青春,时兴合;黄河上游流域蒸散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3期
4 夏军;邱冰;潘兴瑶;翁建武;傅国斌;欧阳如林;;气候变化影响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估方法及其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5 张海敏,牛玉国,王丙轩,李世明;黄河水资源问题与对策探讨[J];水文;2004年04期
6 徐宗学;和宛琳;;黄河流域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分析[J];水文;2005年06期
7 夏军;陈俊旭;翁建武;佘敦先;邱冰;万龙;洪思;;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脆弱性研究与展望[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年06期
8 冯利华;黄河断流与黄河的水资源承载力[J];灾害学;2002年01期
9 刘昌明,郑红星;黄河流域水循环要素变化趋势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02期
10 邱新法,刘昌明,曾燕;黄河流域近40年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源;赵玉金;陈艳春;冯建设;;山东省太阳辐射及其光热生产潜力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2 林苗青;杜勤博;梁宏升;;广东南澳县近53年来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3 热依拉·艾司开尔;;近50年塔城盆地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4 胡凝;高蓓;;陕西渭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5 张彩英;董怀英;李戈;张宏昌;;平顶山市1961—2009年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24期
6 曾春蕾;朱海江;陆辉;刘清芳;袁秀丽;;塔额盆地近50年日照时数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20期
7 周陈超,贾绍凤,燕华云,杨贵林;近50a以来青海省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J];冰川冻土;2005年03期
8 杜军;翁海卿;李春燕;拉巴;杨勇;周刊社;;1971—2006年珠穆朗玛峰地区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冰川冻土;2009年04期
9 杜军;边多;拉巴;周刊社;石磊;;1971—2005年西藏主要农区农田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冰川冻土;2009年05期
10 和宛琳;徐宗学;;渭河流域气温与蒸发量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柱国;符淙斌;;1951-2004年我国北方干旱化的基本事实[A];全国旱情监测技术与抗旱减灾措施论文集[C];2009年
2 杜坤;魏鸣;许遐祯;项英;;江苏省1961-2007年雾的演变规律及特征分析[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3 严婷婷;王金霞;黄季q;;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黄河流域的模拟分析[A];2012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技术专刊[C];2012年
4 罗红英;崔远来;段中德;;西藏主要农业区ET_0与主要气象因子敏感性分析[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5 李耀辉;张存杰;高学杰;;西北地区大风气候特征研究1:近40年的时空特征[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分会论文集[C];2003年
6 申双和;盛琼;;45年来我国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安月改;李元华;;河北省近50年蒸发量气候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8 邢开成;王淑云;龚宇;王璞;;近40年来沧州地区水资源的气候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9 王鹏祥;何金海;郑有飞;;中国西北地区近44a气候干湿转型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0 蔡福;李辑;明惠青;刘兵;于慧波;;沈阳地区对流层顶气候特征分析[A];全国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和平;金沙江支流龙川江流域河流输沙特征及其对气候和地表覆被变化的响应[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郑江坤;潮白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对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动态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李庆云;黄土丘陵区流域径流泥沙对气候变化和高强度人类活动响应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张小侠;雅鲁藏布江流域关键水文要素时空变化规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姚月锋;小兴安岭森林流域气候和覆被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6 范伶俐;广东区域气象水文环境下蒸发皿蒸发量变化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7 邱治军;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水文特征与演变规律[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8 叶正伟;江淮下游典型平原水网地区水循环变异的洪涝响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张远;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雪花;河川径流演变规律的挖掘与识别技术[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娜;金井河流域径流演变规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志军;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植被覆盖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3 范晓梅;长江源区植被覆盖变化对高寒草甸蒸散的影响及作物系数的确定[D];兰州大学;2011年
4 成爱芳;青海湖北侧刚察县土壤水环境[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崔英;黄河流域内蒙古段降水的时空变异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6 郑杰元;气候变化影响下区域水文要素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平;东昌湖水质变化及水环境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曹铮;松辽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刘洪敏;1957~2009年辽宁省气候变化趋势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付艳玲;近50年来黄河中游典型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东,安芷生,方建刚,陈广善;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黄河流域降水的可能变化[J];地理科学;2002年05期
2 刘昌明,成立;黄河干流下游断流的径流序列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3期
3 李丽娟,郑红星;华北典型河流年径流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力分析——以潮白河为例[J];地理学报;2000年03期
4 叶青超;黄河断流对三角洲环境的恶性影响[J];地理学报;1998年05期
5 徐宗学;张楠;;黄河流域近50年降水变化趋势分析[J];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6 任福民,翟盘茂;1951~1990年中国极端气温变化分析[J];大气科学;1998年02期
7 唐国平,李秀彬,刘燕华;全球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及其评估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3期
8 王浩,严登华,秦大庸,王建华;近50年来黄河流域400mm等雨量线空间变化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9 夏军;邱冰;潘兴瑶;翁建武;傅国斌;欧阳如林;;气候变化影响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估方法及其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10 杨建平,丁永建,陈仁升,刘连友;近40a中国北方降水量与蒸发量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伟中,王文远;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5期
2 张称意;罗勇;刘洪滨;王长科;张海东;巢清尘;王邦中;;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动向[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年04期
3 李明;迟秀丽;;减缓气候变化的若干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12期
4 赵宗慈;;全球气候变化预估最新研究进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2期
5 苗秋菊;沈永平;;美国皮尤全球气候变化中心“气候行动议程”[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2期
6 林而达;;从国家安全角度看待气候变化问题[J];中国减灾;2006年02期
7 齐晔;马丽;;走向更为积极的气候变化政策与管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2期
8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简本)[J];中国科技产业;2007年07期
9 符淙斌;;科学应对气候变化[J];科技导报;2007年14期
10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节选三)[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小春;白冰;魏宁;方志明;;应对气候变化的岩土工程:挑战、机遇与应对[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2 张立峰;;杭州气候变化与影响及其适应与减缓措施浅述[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张百战;许良银;朱萍;贾红;;气候变化对秋熟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对策[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程鹏;;关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主要途径的探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0 林业与气候变化论文集[C];2009年
5 陶生才;马姗姗;杨荣国;杨红龙;刘珂;肖晶晶;;气候变化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丁海芳;潘正林;;试论气候变化引发的标准化工作新课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孙磊石;申延美;;关于齐齐哈尔市气候变化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影响及对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8 郭媛;王艳君;;气候变化与淮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影响、脆弱性和适应性[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9 刘骊光;;探索城市气候变化治理模式:以美国迈阿密戴德县为例[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10 姜姝;;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博弈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潘俊杰;中国颁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N];中国气象报;2007年
2 吕守奇邋丁灵红 桑剑;四川:面向党政领导宣讲气候变化[N];中国气象报;2007年
3 尤志宇;宁夏:探索适应气候变化的新途径[N];中国气象报;2007年
4 黄卫华;应对气候变化财税扶持政策正在落实中[N];中国税务报;2007年
5 高建锋;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出台[N];中国证券报;2007年
6 吕蓁;我国推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我代表阐述应对气候变化主张[N];人民日报;2007年
8 晨光;联合国发布最新气候变化报告[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何鹏;科技风投将引入气候变化领域[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胡芳;中国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应坚持的原则[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t熺,
本文编号:1588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588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