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河南省清丰县八里庄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

发布时间:2018-04-01 09:02

  本文选题:水源地 切入点:水资源评价 出处:《石家庄经济学院》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清丰县境内地表水资源十分匮乏,现有的河渠主要功能是引黄灌溉和排放污水,目前没有地表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源,城市及农村用水长期依赖地下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清丰县用水量逐年增加,而清丰县地下水获得的补给量有限,这必将导致地下水资源逐年减少,在没有获得新的供水水源以前,社会经济发展与地下水资源逐渐减少这个矛盾将会持续下去。水是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环境与发展的核心。水圈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最关键、最活跃的部分。水是农业的命脉,是工业的血液,是交通和能量的载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物质基础。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分布广、水质佳、水量水质稳定而备受人们关注,已经成为人类重要的饮用水源。在广大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常常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供水水源。本文通过收集大量已有资料、现场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等手段,在系统分析清丰县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气象、水文、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动态特征和有关地下水均衡试验、地下水抽水试验、地下水开发利用等各项基础资料的同时,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并确定各项水文地质参数。并通过浅层水开采影响范围内0~60m含水层组的储存量、消耗量与补给量的均衡计算,验证所选参数的可靠性。运用解析法计算设计开采量条件下的水位降深并论证允许开采量的可靠性。对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合理概化,对模型进行求解、识别和检验,利用验证过的数值模型对水源地地下水流场以及开采远景进行模拟评价,论证地下水开采条件和保证程度。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当水源地浅层承压含水层开采1.5×104m3/d时,1年、5年、10年、20年后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中心降深将分别达到6.25m、7.51m、8.25m和8.71m,水位下降幅度不大,影响范围也基本在开采井周围的区域内。水源地开采主要靠的是激发地下水侧向流入量及越流补给量,袭夺地下水侧向流出量,满足地下水位处于含水层顶板之上,得出水源地浅层承压水的开采是有保证的。
[Abstract]:Wat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active par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 The wat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active par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 After 20 years , the depth of the falling funnel of the underground water table will reach 6.25m , 7.51m , 8.25m and 8.71m respectively . The falling amplitude of the water level is not large , and the influence range is basically in the area around the production well . The main purpose of water source mining is to stimulate the lateral inflow of groundwater and the amount of water supply , to seize the lateral outflow of groundwater , to meet the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above the top plate of aquifer , and to conclude that the exploitation of shallow water - bearing water in the water source is guaranteed .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64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卢文喜;地下水运动数值模拟过程中边界条件问题探讨[J];水利学报;2003年03期

2 杜超;肖长来;王益良;王彪;林沫;;GMS在双城市城区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年06期



本文编号:1694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694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3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