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水足迹理论的河北省水资源评价
本文选题:灰水足迹 切入点:水污染程度 出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摘要】:河北省属于水资源较为缺乏的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建立了以水质为标准和以灰水足迹为标准的水污染程度评价指标,采用灰水足迹的方法对河北省水资源进行水质—水量评价.结果表明:1)2013年河北省的灰水足迹为242.41×108 m3,相比2005年下降了19.7%,2005—2013年河北省的灰水足迹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2种水污染程度评价指标的走势大体相同,说明水质性缺水状况可以粗略地用本文计算的灰水足迹进行表征.3)2005—2013年间河北省的灰水足迹远大于当年河北省的水资源量,呈现出明显的水质性缺水特征.
[Abstract]: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Hebei Provin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Hebei Province.In this paper, the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index based on water quality and grey water footprint is established, and the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Hebei water resources are evaluated by the method of grey water footpri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sh water footprint of Hebei Province in 2013 was 242.41 脳 108m3, which decreased by 19.7mm / min in 2005 to 2013. The total ash water footprint of Hebei Province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from 2005 to 2013. The trend of two kinds of water pollution evaluation indexes was roughly the same.It shows that the water quality water shortage situation can be roughly characterized by the ash water footprint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 The ash water footprint of Hebei Province from 2005 to 2013 is much larger than the amou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Hebei Province in that year, showing obvious water quality water shortag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39001)
【分类号】:TV213.4;X8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晖,杨志峰;水资源评价进展与存在的几个问题[J];水土保持学报;2004年05期
2 黄丽;徐苏宏;;做好水资源评价与防治 确保饮水安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年12期
3 王浩;仇亚琴;贾仰文;;水资源评价的发展历程和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4 郝跃颖;郭强;;水资源评价体系与绿水问题探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年02期
5 李道真;;对“青岛市的水资源评价及开发意见”一文的几点看法[J];资源与环境;1990年04期
6 丁洁;;“代县水资源评价”通过鉴定[J];河海大学科技情报;1990年01期
7 彭玉怀,杨兆军,王少龙;用于规划目的的水资源评价方法讨论[J];安徽地质;2000年02期
8 孙国敏,郝振军,赵君;黑龙江省水资源评价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0年02期
9 梁建义;河北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的意义及特点[J];河北水利;2001年03期
10 丁树常,龙凤红,王振荣;利用典型区域抽水试验结果进行水资源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会波;;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水资源评价[A];山东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上册)[C];1998年
2 姚立军;;浅谈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利用研究[A];福建省参加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协作组第十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姚立军;;浅谈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利用研究[A];海峡西岸水环境治理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4 乔光建;李素丽;;基于生态水文学原理的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5 金立华;王登礼;祝辉;;关于现行水资源评价、规划的几点思考[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6 王浩;秦大庸;陈晓军;陈敏建;王建华;;水资源评价准则及其计算口径[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代影君;任崇;闻绍珂;;辽宁省水资源评价[A];中国水利学会2007学术年会雨水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贾仰文;王浩;仇亚琴;;流域水循环框架下的水资源评价方法与节水问题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9 王浩;仇亚琴;贾仰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下的水资源评价理论方法[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郭武;;青海省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A];青海资源环境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险峰 张仁军;辽宁率先完成水资源评价工作[N];农民日报;2005年
2 ;辽宁省水资源评价成果[N];辽宁日报;2005年
3 崔振海;《晋城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通过验收[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4 李哲强 王桂玲 米玉华;河北省水文局提出动态分质水资源评价方法[N];中国水利报;2004年
5 吕贤如;水资源评价成果领先[N];科学导报;2007年
6 王桂寅;黄河设计公司参加“洪水预报和水资源评价新方法”国际研讨会[N];黄河报;2006年
7 ;鞍山市水资源评价成果[N];鞍山日报 ;2005年
8 记者 王恩瑞;启动二次水资源评价 加快水务一体化步伐[N];山西日报;2001年
9 记者 巩大洲;王浩院士一行来我市开展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调研[N];陇东报;2009年
10 杨连芳;保护辛安泉 奏响进行曲[N];长治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洪宇;区域水资源评价模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2 乔云峰;环境变化条件下的地表水资源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宁;少资料地区的水资源评价方法探讨[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于文泉;藏东玉龙铜矿水源地水资源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胡琴耀;曲水矿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水资源评价[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4 Q芯,
本文编号:1697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69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