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型山岳景区水资源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本文选题:水资源安全 切入点:影响因素 出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11期
【摘要】:由于山岳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限制,大多数中高山区蓄水、供水、用水非常困难,成为典型的缺水地区之一。文中运用实地调研和定性定量分析法,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分析以旅游活动为主导的山岳景区水资源安全问题,得出旅游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途径主要来源于游客、旅游企业和水利及旅游设施建设等,影响因素可归为资源、生态、人口等客观因素和技术、道德、管理等主观因素,为缺水型典型山岳景区水资源安全可持续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Abstract]:Due to the unique terrain and geomorph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mountains, most of the mountain areas are difficult to store water, water supply and water use, and become one of the typical water shortage areas.By using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aking Huangshan scenic are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problems in mountain scenic spots dominated by tourism activities, and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main ways of influence of tourism activities on water resources come from tourists.For tourism enterprises, water conservancy and tourism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can be classified as objective factors such as resources, ecology and population, and subjective factors such as technology, morality, management, etc.It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in typical mountain scenic spots with water shortage.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149)资助
【分类号】:TV21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雅丽,王立国;水资源对人类安全的负面影响[J];北方环境;2005年01期
2 闵庆文;论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1期
3 许群,李杰;对我国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的思考[J];中国矿业;2004年06期
4 方群;周净;徐夫胜;;安徽水资源安全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钟情;黄芳;;广东水资源安全亮红灯[J];环境;2000年12期
6 闵庆文,成升魁;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水资源安全与对策[J];资源科学;2002年04期
7 张家团;孙远斌;;环渤海地区水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及管理探讨[J];中国水利;2011年13期
8 赵峰;韩鲁亮;王志刚;范海峰;金春久;;阿尔山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5年11期
9 孙晓;;国际水资源安全问题探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李泽红;汤尚颖;许志国;;水资源安全的内涵及其评价——以湖北省为例[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和平;邹波;;促进人水和谐——贵州省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郭运霞;;论我国水资源安全屏障的法制建设[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3 姜文来;;中国21世纪水资源安全对策研究[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2009年
4 郑通汉;;论水资源安全与水资源安全预警[A];2003年专家论坛论文及有关材料选编集[C];2003年
5 闵庆文;;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与对策探讨[A];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管华;张大丽;宫少燕;陈沛云;;河南省水资源安全度评价与分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7 谭德宝;李青云;黄奇;陈鹏霄;刘波;;长江流域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初探[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3年
8 隋文娟;王铮;廖悲雨;;天津经济发展的水资源安全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刘志辉;孔繁新;;构建水资源安全体系及预警决策支持系统[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余洁;;浅析西部水资源安全风险防范法律制度[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牡丹区牡丹办事处水管所 吴进元;水资源安全问题的思考及对策[N];菏泽日报;2010年
2 记者 汪巍巍;市政协委员对水资源安全情况进行视察[N];黑河日报;2011年
3 市水资办;加大管理力度 确保水资源安全[N];青岛日报;2009年
4 胡继军 记者 吕德胜;“水资源安全: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N];解放军报;2009年
5 宗合;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N];中国水利报;2010年
6 杨俊 刘刚 王方 (本报驻叙利亚记者 杨俊 本报记者 刘刚);共同关注水资源安全[N];人民日报;2009年
7 记者彭吉增;我市加大水资源安全监管力度[N];铜川日报;2009年
8 夏先清;在缺水的背后[N];四川日报;2004年
9 葆方、铁良;“四点一带”水资源安全保障战略研究通过论证[N];唐山劳动日报;2008年
10 霍日 有晴;21世纪水资源安全战略[N];中国水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泽;国际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2 畅明琦;水资源安全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3 莫淑红;西北地区生态城市建设水资源安全保障基础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晓森;瓦房店市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薇;昆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3 程丽;济南市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瑞;湘江干流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安全配置模型优化与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叶宇新;东莞市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束月月;辽宁省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7 莫正军;中东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张文强;中国与东盟水资源安全合作探略[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勇;天津市水资源系统安全仿真与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0 陈慧;基于PSR模型的非洲水资源安全评价[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03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703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