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填海对南通淤泥质海岸资源影响的综合评价研究
本文选题:淤泥质海岸 + PSR模型 ; 参考:《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年01期
【摘要】:在系统分析淤泥质海岸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岸带资源影响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岸滩冲淤变化特性、岸滩资源利用现状、利用潜力以及泥沙淤积对港口航道造成的资源损失,通过成本型、效益型两大类共16个指标,构建了适合淤泥质海岸资源状况评价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实现了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岸带资源影响的综合评估。利用该模型计算了江苏省南通市沿海的围填海活动对海岸带资源影响的评价系数,计算结果为0.596,表明南通当前的围填海开发活动已经对当地的海岸带资源造成了较大影响,在今后的沿海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海岸带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Abstract]: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silty coastal reclamation on coastal zone resour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reline scour and silt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horeline resource utilization, the potential of utilization and the loss of resources caused by silt deposition on port channel are considered. A 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model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silt coastal resources by 16 indexes of cost and benefit typ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reclamation activities on coastal resources was realized. Using this model, the evaluation coefficient of coastal reclamation activities on coastal zone resources in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is calculated. The calculated result is 0.596,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urrent reclamation activities in Nantong have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coastal zone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coast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er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coastal zone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4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37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P7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大海;陈小英;陈勇;林河山;;海湾围填海适宜性评估与示范研究[J];海岸工程;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佰琼;徐敏;俞亮亮;;苏北浅滩腰沙围填海控制线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10期
2 刘_";张亦飞;祁琪;方欣;郝春玲;李晓燕;杨辉;;基于相互作用矩阵的象山港围填海适宜性评价[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年03期
3 刘佰琼;徐敏;刘晴;;港口及临港工业围填海规模综合评价研究[J];海洋科学;2015年06期
4 方欣;张亦飞;倪玮;郝春玲;于文琪;;基于生态经济型港湾定位的象山港用海适宜性综合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年08期
5 张长宽;陈欣迪;;大规模滩涂围垦影响下近海环境变化及其对策[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6 谢丽;张振克;刘惠;;广东省围填海应关注的几个关键问题[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薛山;填海造地的海洋资源产权价值流失与测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于洋;基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围填海方案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金秋;中国海域使用中填海造陆变化特征与适宜性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3 刘鑫;淤泥质海岸围填海现状评估与潜力预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勇,赵庆良,邓岳,陈会东;围海造陆形成后对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影响——以天津临港工业区滩涂开发一期工程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年06期
2 刘伟;刘百桥;;我国围填海现状、问题及调控对策[J];广州环境科学;2008年02期
3 刘育,龚凤梅,夏北成;关注填海造陆的生态危害[J];环境科学动态;2003年04期
4 俞炜炜;陈彬;张珞平;;海湾围填海对滩涂湿地生态服务累积影响研究——以福建兴化湾为例[J];海洋通报;2008年01期
5 冯利华,鲍毅新;滩涂围垦的负面影响与可持续发展策略[J];海洋科学;2004年04期
6 王芳;中国海洋资源态势与问题分析[J];国土资源;2003年08期
7 潘建纲;;国内外围填海造地的态势及对海南的启示[J];新东方;2008年10期
8 吴英海,朱维斌,陈晓华,李一平;围滩吹填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J];水资源保护;2005年02期
9 孟海涛;陈伟琪;赵晟;熊鹏;;生态足迹方法在围填海评价中的应用初探以厦门西海域为例[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10 高宇;赵斌;;人类围垦活动对上海崇明东滩滩涂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徐祥民 凌欣;[N];中国海洋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初敏;王辰良子;;谈规制围填海项目的政策路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刘洋;丰爱平;;区域围填海面积需求预测分析方法探讨[J];中国渔业经济;2011年06期
3 刘晴;徐敏;;江苏省围填海综合效益评估[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4 文博;;十三世纪以来荷兰填海取得的土地[J];世界知识;1980年20期
5 ;“中韩围填海环境影响与管理政策国际研讨会”征文[J];科技导报;2011年23期
6 刘大海;陈小英;陈勇;林河山;;海湾围填海适宜性评估与示范研究[J];海岸工程;2011年03期
7 蔡丽萍;金敬林;胡益峰;陈琼;;舟山围填海现状调查与保护措施探讨[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朱高儒;许学工;;关于有序填海的思路与方法[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12期
9 戴纪元;海上填海人工岛的设计[J];海岸工程;1994年Z1期
10 杨朗;;填海造田的妙招[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坤;;关于围填海活动及其管理现状的几点探讨[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2 张志良;;用振冲加密技术加固填海砂土[A];2002年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简梓红;杨木壮;唐玲;吴涛;黄顺婷;;围填海效益评价研究现状及其展望[A];热带海洋科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七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及摘要汇编[C];2013年
4 朱江;;人工填海旅游度假区方案优化与用地价值提升规划研究——以潍坊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C];2014年
5 王辰良子;王树文;;捍卫蓝色国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规制围填海项目的政策路径[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清黎;;滨海发电厂开山填海工程中的岩土工程问题[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许勇;张季超;;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填海地基的研究应用[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8 赵振刚;;强夯法在处理填海地基中的应用[A];济大学术论丛土木工程2005专辑[C];2005年
9 穆丹;梁江;;中外填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历程对比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10 杨春;陈天;张赫;;填海区域平面形态规划特征要素及其类型分析[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建明;莆田加强围填海项目监管[N];中国海洋报;2006年
2 记者 李明 通讯员 刘树军;山东加强对填海项目的监管[N];中国海洋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秋蓉;围填海应实行总量控制[N];中国海洋报;2007年
4 何勇海;盲目围填海付出沉重代价[N];中国渔业报;2007年
5 李斌 杨文婷;不科学围填海将被制止[N];西部时报;2007年
6 记者 余建文;违法填海“蚕食”渔民避风塘[N];宁波日报;2009年
7 记者 饶爱杰;我国明年对围填海实行总量控制[N];中国海洋报;2009年
8 邢建芬 陈尚;韩国围填海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演变[N];中国海洋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一玲;破解围填海冲动下的管理难题[N];中国海洋报;2010年
10 记者 李韶辉;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下达围填海计划[N];中国改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永海;基于规模控制的围填海管理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雪双;海湾围填海规划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李静;河北省围填海演进过程分析与综合效益评价[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于洋;基于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围填海方案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楼颖霞;围填海生态资源损害补偿价格评估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林华剑;基于PSR模型的广州南沙湿地填海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D];大连海洋大学;2015年
6 刘琴琴;基于3S技术的广东省围填海调查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葛s,
本文编号:1809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809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