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的东莞市水资源可持续性研究
本文选题:水资源生态足迹 + 水资源生态压力 ; 参考:《水电能源科学》2014年01期
【摘要】: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水资源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数与水资源可持续指数,分析了东莞市2000~2011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2000~2011年,东莞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上呈增长趋势,人均水资源承载力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导致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逐渐减少,并出现生态赤字,东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Abstract]:Based on the water resources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water resources ecological surplus and ecological deficit, the water resources ecological pressure index, the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dex and the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ility index, The change trend of water resources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the situation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Dongguan City from 2000 to 2011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per capita water resources in Dongguan City has an overall increasing trend from 2000 to 2011, and the per capita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generally shows a downward trend, which leads to the gradual red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surplus of per capita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emergence of ecological deficit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Dongguan City is not sustainable.
【作者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系;
【分类号】:TV2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羽;洪伟;陈燕;吴承祯;范海兰;李键;陈灿;;福建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隋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上海为例[J];上海管理科学;2008年03期
3 黄林显;曹永强;赵娜;徐毅;;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模拟[J];水力发电;2008年06期
4 王文国;龚久平;青鹏;潘科;胡启春;;重庆市水资源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J];生态经济;2011年07期
5 黄林楠;张伟新;姜翠玲;范晓秋;;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J];生态学报;2008年03期
6 谭秀娟;郑钦玉;;我国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与预测[J];生态学报;2009年07期
7 王汝发;王汝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8年14期
8 孙成慧;薛龙义;;江苏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刘子刚;郑瑜;;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1年06期
10 王俭;张朝星;于英谭;李法云;马放;;城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核算模型及应用——以沈阳市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艳;曹俊茹;吴佩林;;基于SOFM网络的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2 王国刚;杨德刚;乔旭宁;杨莉;唐宏;;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新疆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分析[J];冰川冻土;2009年05期
3 张远索;张占录;孟斌;朱海勇;;北京市人地关系现状及预测——基于生态足迹和GM模型的分析[J];城市问题;2011年05期
4 杨振;贾宝全;仇宽彪;成军峰;;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西昌市可持续发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杨振;贾宝全;成军峰;仇宽彪;;洛阳市1995—2005年生态足迹变化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张玉龙;葛继稳;张志祥;;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在湖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李斌;陈东景;李岫;;基于生态足迹的饭店生态效率计算[J];东方论坛;2011年01期
8 李健;张吉辉;;天津市水资源足迹趋势预测与动态调节[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9 卞羽;洪伟;陈燕;吴承祯;范海兰;李键;陈灿;;福建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丁枫华;吕森伟;刘术新;;基于生态足迹的丽水市区域生态安全演变特征[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彭思涛;但文红;;基于水足迹的流域生态补偿框架[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基于系统仿真和情景模拟的崇明生态安全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士锋;西北民族地区不同生活方式对环境影响的时空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王瑞波;生命周期条件下水资源增值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姜秋香;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5 樊华;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陈江;基于多指标体系的呼和浩特平原地下水可持续性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7 曲艳伟;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能源生态足迹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8 李静芝;洞庭湖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郑江涛;水电开发对山区河流生态系统影响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10 韩召迎;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天姿;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山东省沿海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孙芳玲;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邹青刚;生物水质监测中的活体鱼运动轨迹算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艳;基于生态足迹的半干旱草原区可持续发展评价[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张田;鄂尔多斯市水生态足迹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揭秋云;海南省旅游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7 王零;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足迹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8 钱坤;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D];清华大学;2010年
9 张彦;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艳娴;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中良;郑钦玉;谭秀娟;雷均;张玉启;;“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及产量因子的计算及应用——以重庆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2 龙爱华,徐中民,张志强;西北四省(区)2000年的水资源足迹[J];冰川冻土;2003年06期
3 王新华,徐中民,龙爱华;中国2000年水足迹的初步计算分析[J];冰川冻土;2005年05期
4 张翔,夏军,王富永;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的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5期
5 夏军,王中根,穆宏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6 李利锋,郑度;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7 贾绍凤,张军岩,张士锋;区域水资源压力指数与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6期
8 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J];地理研究;2003年05期
9 柯礼丹;全国总用水量向零增长过渡期的水资源对策研究——兼论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基础[J];地下水;2001年03期
10 柯礼聃;1949~2000年中国用水状况及发展分析——续论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基础[J];地下水;200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安强;山东省水环境安全战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鹿坤;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培月;钱会;吴健华;魏亚妮;;银川市200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与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年01期
2 刘明虎;张景波;张瑞;刘芳;赵英铭;王葆芳;李慧卿;;磴口县2007年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7期
3 卢艳;于鲁冀;王燕鹏;王振波;;河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1期
4 刘子刚;郑瑜;;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区域水生态承载力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1年06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妍;;1994—2006年辽宁省用水变化驱动机理的时空分异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本文编号:1822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82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