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武汉城市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本文选题:生态足迹 + 水资源 ; 参考:《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因水而兴,因水而美是武汉城市圈的特色。武汉城市圈区内水系发达,水资源十分丰富。然而,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在水资源储量与利用方面武汉城市圈内部所呈现出的状况并不理想,具体表现为水体污染、资源浪费以及用水结构失衡等方面的问题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基于此,调节水资源使用状况,依法保护水资源已成为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在认真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武汉城市圈水资源的特点,通过引入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模型,本文系统的建立起一套水资源利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2003-2012年武汉城市圈水资源状况与可持续发展潜力。同时,将城市圈中各个城市2003年及2012年两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了各市对水资源的消费情况。最后,论文通过将该地区经济、人口和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加以结合,有针对性的对存在的逐项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能够为武汉城市圈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提供高效的措施,也为有关部门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积极的借鉴。本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从水资源生态足迹动态分析来看,2003-2012年武汉城市圈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城市圈的发展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2003年和2012年两期数据对比显示,武汉城市圈各市中,武汉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有所减少,其余各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都有所增加,表明在这期间城市圈大多城市对水资源的占用量在增加,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增加以及水资源利用率低。(2)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来看,2003-2012年武汉城市圈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大,其中,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最高的年份是2010年,为2.017hm2,最低的年份是2006年,为0.7935hm2。研究结果与武汉城市圈降水量和水资源总量有关,2006年武汉城市圈降水量减少,水资源总量最低,所以人均生态承载力最小,而2010年武汉城市圈降水量充沛,水资源总量最高,导致水资源人均生态承载力最大。2003年和2012年两期数据对比显示,城市圈中各个城市的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都有所减小,这主要是由于各市2012年水资源总量和2003年相比有所减少。(3)从水资源生态赤字/盈余动态分析来看,2003-2012年武汉城市圈水资源均处于盈余状态,其中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最高的是2010年,为1.1866hm2,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最低的是2011年,为0.024hm2,表明武汉城市圈水资源总体上处于可持续利用的状态。2003年和2012年两期数据对比显示,城市圈各市中水资源处现赤字状态的城市由1个增加到了6个,由此说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武汉城市圈部分城市水资源利用量增大,水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利于地区的持续发展。(4)从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动态分析来看,2003-2012年武汉城市圈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呈现持续降低趋势,从2003年的0.6728hm2降低到2012年的0.1975hm2,降低了70.6%,说明武汉城市圈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在建设节水型社会方面取得一定成效。2003年和2012年两期数据对比显示,圈内各主要城市每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也呈现出显著地下降趋势,表明城市圈各市经济在实现持续性发展的同时,水资源的利用率也得以显著提高。(5)根据武汉城市圈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调节措施:加强水资源污染治理,恢复水生态;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用水结构;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促进水资源合理分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Abstract]:Based on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resources , this paper make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consumption of Wuhan urban circle in 2003 - 2012 . ( 2 ) According to the dynamic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 the per capita water resources ecological capacity fluctuation of Wuhan urban circle in 2003 - 2012 is relatively large , which is 2.17hm2 , the lowest in 2006 and 0.7935hm2 . ( 5 )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Wuhan city circle , the reasonable adjust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 strengthening water resource pollution treatment and restoring water ecology ;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adjust the water structure reasonably ;
Scientific planning industry layout to promote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
and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is improved .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21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光斌,董瑞斌;生态足迹理论及其应用[J];江西科学;2003年03期
2 熊德国,鲜学福,姜永东;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改进[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3 方恺;董德明;沈万斌;;生态足迹理论在能源消费评价中的缺陷与改进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06期
4 方陈平;李飞巧;;浅谈消费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分析——生态足迹理论[J];现代商业;2011年09期
5 王书玉;卞新民;;生态足迹理论方法的改进及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9期
6 徐建华;罗继文;王科;夏斌;张美英;;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可持续发展评估研究——以韶关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1期
7 杨建明;;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福建省可持续发展评估[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8 王大伟;;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南阳市为例[J];科技信息;2013年36期
9 谈静华;汤茂林;;生态足迹理论与江苏生态省建设[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赖发英;钟恢明;宫松;周培聪;高小琴;;生态足迹理论对江西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导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杜轶;;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山西省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姚洁;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陕西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2 杨丽娜;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武汉城市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纪淑娜;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分析兰州市的发展现状[D];兰州大学;2009年
4 郑军南;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5 王伟;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湖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6 张彦;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7 代琳;基于生态足迹理论黑龙江垦区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8 唐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长沙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兰兰;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大理州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06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906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