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本文选题:资源与环境承载力 + 网格单元 ; 参考:《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摘要】: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意义重大。将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依据多层次指标体系结构,建立了以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为目标层的集成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各指标间的相互联系,以及集成性指标对准则层指标、准则层指标对目标层的作用,构建了若干个集成指标模型、3个准则层指标模型,以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模型。运用GIS技术,形成了系统化、定量化的分析方法体系,实现了模型在网格单元的运算。研究结果反映了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的连续性和渐变性,克服了以行政区域为分析单元的突变性。以山西省阳高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应技术方法进行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验证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表明了所建立模型和技术方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 Considering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s a composite ecosystem, an integrated index system with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as the target layer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multi-level index system structure. By synthetically analyzing the interrelation among the indexes,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integrated index to the criterion layer and the criterion layer index to the target layer, several integrated index models and three criterion layer index models are construct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model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Using GIS technology, a systematic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system is formed,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model in grid cells is realized. The results reflect the continuity and gradual variat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d overcome the mut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 as the analytical unit. Taking Yanggao County of Shanx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valuation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of the verification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which indicates the rationality and maneuverability of the established model and the technical methods.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分类号】:X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宏岭;乔建平;朱波;宋孟强;;基于GIS技术的成都市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快速评价[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9年S1期
2 陈学华;周建中;;基于GIS和RS的四川省彭州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J];山地学报;2011年06期
3 徐明德;王森;;基于道路和城镇的区位优势度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9年04期
4 张戈平,朱连勇;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理论及方法初探[J];水土保持研究;2003年02期
5 刘飞;范建容;郭芬芬;张怀珍;;藏北高原区DEM高程与坡度值提取的误差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6期
6 赵兵;;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周俊菊;石培基;师玮;董小刚;;基于GIS的陇南市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特征[J];土壤通报;2011年05期
8 李军,周成虎;基于栅格GIS滑坡风险评价方法中格网大小选取分析[J];遥感学报;2003年02期
9 高志强,孙希华;基于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S2期
10 林辉;地理信息系统中栅格单元大小与形状[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晓翠;马勇;倪兵;熊建新;;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生态区建设发展潜力分析[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7年03期
2 周杨慧;朱红梅;张玉平;周密;;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个案分析:以长沙市为例——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姚慧敏;崔铁军;苏莹;郭黎;;用数学形态学变换提取地性线的一种方法[J];海洋测绘;2007年05期
4 李辉;张利华;吴君峰;张鹏;;基于GIS的鄱阳湖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周成虎;欧阳;杨辽;覃彪;;矢量多边形栅格化的保积优化模型[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年S2期
6 钟业喜;陆玉麒;卢晓旭;;江苏省城镇间可达性及其格局演变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11期
7 刘传明;张义贵;刘杰;董留群;;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演变及其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基于“八五”以来淮安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12期
8 孟德友;沈惊宏;陆玉麒;;中原经济区县域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J];经济地理;2012年06期
9 王志伟;耿春香;赵朝成;;开发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初探[J];价值工程;2010年26期
10 陈冠;孟兴民;郭鹏;李亚军;曾润强;乔良;;白龙江流域基于GIS与信息量模型的滑坡危险性等级区划[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邹进;何士华;张友权;;水资源承载力的可持续开发与潜力挖掘[A];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1年
2 李青元;王涛;朱菊芳;孙立坚;张福浩;;对“绘制—检出”栅格化方法的深入探讨[A];图像图形技术研究与应用(2010)[C];2010年
3 李红;宋锟;;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实证研究——以湖北恩施市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荧;王亮;赵荣;梁勇;;羌塘自然保护区地表覆盖在地形梯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A];第四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2年
5 范林峰;胡瑞林;周顺江;王珊珊;张小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对格网大小的敏感性与误差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工程地质与水资源研究室[C];2013年
6 袁媛;陈新民;袁宗盼;;基于Logistic模型的城市土地抗震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7 崔丽娜;龚威平;汪波;;基于卫星遥感动态监测成果的郑州“四线”用地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规划信息化与新技术)[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理;地理信息数据结构处理优化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2 黄义忠;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邹君;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鹏;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牛全福;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刘铁冬;四川省杂谷脑河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7 孟庆华;秦岭山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8 王启尧;海域承载力评价与经济临海布局优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倪忠云;西藏曲水—桑日地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涛;基于环境约束的江苏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军;海域承载力影响因素与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健;滏阳河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优化配置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3 欧阳莹;环鄱阳湖区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陶柯妃;昆明城中村改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基础设施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涛;基于GIS的森林景观格局适宜粒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薛然;河北省太行山山麓平原区土壤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赵鑫霈;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张新蕊;宝鸡地区黄土斜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赵彬;基于GIS的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晓旭;基于OWA的购房选址空间多准则决策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汉明,刘振东;中国地势起伏度最佳统计单元的求证[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2 李勇智;马民涛;彭永臻;余政哲;;用ArcView GIS开发城市大气环境信息系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9期
3 刘中梅;;环境承载力理论与法律评估制度构建[J];环境保护;2008年06期
4 王敏;熊丽君;黄沈发;;上海市主体功能区划分技术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5 刘殿生;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1995年05期
6 王春菊,汤小华,吴德文;福建省居民点分布与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7 王家耀,崔铁军,苗国强;数字高程模型及其数据结构[J];海洋测绘;2004年03期
8 王学雷;江汉平原湿地生态脆弱性评估与生态恢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9 张正,栋;珠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4年06期
10 汤青;安祥生;徐勇;;山西省后备建设用地潜力评价[J];经济地理;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爱锄;西北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2 相震;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苗苗;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
2 蔡宏;基于遥感的昆明市城市扩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对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腾云,陈小钢,吴绍洪,王雷;Web环境下土地资源数据共享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年04期
2 谭启昀;;利用GIS技术开发南昌市旅游资源的构想[J];南昌高专学报;2005年06期
3 邓昭明,王俊;GIS技术在区域地下水资源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年05期
4 刘革;;GIS在大凌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10年02期
5 马元s
本文编号:2051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051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