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评估方法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的应用
[Abstract]:After the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fter the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the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an further standardize the work of water resources demonstration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improve the compil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emonstration report. The meaning, origi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methods of the post evaluation are described. The necessity of carrying out the post evaluation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pointed ou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notice on the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fter demonst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ost evaluation, the work content, evaluation index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re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作者单位】: 长江科学院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分类号】:TV2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仲梅;仝逸峰;马涛;荆新爱;;公益性科研机构科研能力建设评估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4期
2 王广浩,周坚;项目后评价方法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1期
3 朱旭萍;唐德善;廖昕宇;;成功度法在黑河调水及治理评价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07年04期
4 安中仁;张文洁;张三力;;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特点、方法和基本内容[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年01期
5 蒋虎;魏晓敏;刘振宇;;三江平原龙头桥水库建设项目后评估[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年07期
6 翟国静;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水资源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1997年01期
7 陈红卫;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利;2005年11期
8 廖运臣;国外后评价情况简介[J];投资研究;1995年03期
9 《水法》实施后评估课题组;邢鸿飞;徐金海;;《水法》实施后评估——水资源论证制度、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占用河道管理制度实施情况评估[J];水利发展研究;2012年09期
10 《防洪法》立法后评估课题组;;《防洪法》立法后评估[J];水利发展研究;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成方;冯利华;;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浙江省金华市水资源价值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2 杨悉廉;齐小燕;;基于成功度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理后效评价研究——以寿县安丰塘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2期
3 颜醒华;俞舒君;;会展城市竞争力模糊层次关系评价[J];城市问题;2007年03期
4 张雅杰;王廷;林文娟;;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体系重构[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年02期
5 王嵩峰,周培疆;Euclid贴近度-灰色关联模型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年S1期
6 吕德峰;左洪福;蔡景;王烨;;基于WSR的维修大纲审定方法研究[J];飞机设计;2008年05期
7 司艳杰;魏法杰;;基于二元语义的项目成功度群体综合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2009年03期
8 张礼安;李华启;李刚;洪保民;;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和程序[J];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11期
9 王元明;徐大海;;基于粗糙集的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1年04期
10 李克智;向龙斌;周坤龙;;浅析油气勘探项目后评价[J];管理观察;2008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保中;蔡爱平;傅世春;桂林;郭艳;魏欣欣;何璨;;行政规划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研究[A];2009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宏;镇江市水环境安全评价及风险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陈光;我国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白俊峰;代建项目过程绩效评价及管理绩效改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张庆盈;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刘勇;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后评价理论与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6 王波;三峡工程对库区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杨文升;油气田产能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8 李江锋;北京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质量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张敏;我国物流法律私法体系之建构[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10 张永;西线调水工程运行调度的生态环境影响风险评价与规避[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井锋;大连市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华;高速公路环境损益后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章挥;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周玖;黄埔供电局预付费系统项目的效益后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灿灿;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6 金琳;国内外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比较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于海洋;立法后评估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静;小开河引黄灌区地下水动态演化规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9 陈景洪;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黄春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后效益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泉;王泓艳;程美山;;项目后评估方法与项目后评估制度[J];电力技术经济;2005年05期
2 陈沅江,胡毅夫;IAHP法在公路施工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11期
3 张昀青;后评估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河北水利;2002年04期
4 熊飚,赵颖,王建英;模糊数学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河南科学;2002年05期
5 刘扬;张荫;武乾;;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估方法的分析[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年04期
6 纪跃芝,冯延辉;AHP 模型在道路客运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7 余劲;张玮;;航道网规划多级模糊综合评价[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8 马杰;;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估初探[J];价值工程;2008年01期
9 张庆阳,王亚光,胡英;我国公益型科研机构结构调整初步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2年01期
10 张淑娟,何勇,葛晓锋,吴春霞;改进层次分析法用于农用运输车综合性能的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其勇;中国水利可持续发展内部条件分析[D];河海大学;2002年
2 陈红;堤防工程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3 岳阳;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堂烈,曹淑松,邢念钦,王衍亮;水资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J];山东环境;2000年S1期
2 李桂英;论可持续性发展与地下水资源管理[J];内蒙古地质;2001年02期
3 赵建华;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山西水利;2004年05期
4 Slobodan P.Simonovic,Dejiang Long,李银全,刘学工;水资源管理——概念与方法的转变[J];人民黄河;2005年11期
5 李晓炜;;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系统价值评估[J];水利水电快报;2006年12期
6 刘红梅;王克强;郑策;;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06年08期
7 梅如刚;;浅析水资源管理[J];新疆有色金属;2006年03期
8 曹鹏程;;日本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J];刊授党校(学习特刊);2006年08期
9 杨昆洋;;水厂水价在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0期
10 李向阳;;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机制研究评述[J];人民黄河;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淄博市水资源管理[A];第三次全国地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9年
2 刘文燕;;论生态水资源的管理模式[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3 周清国;韩庆年;;基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难点与对策思考[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4 熊林;;简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5 刘强;杨永德;李英;;跨流域调水水资源管理问题分析及建议[A];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傅春;胡振鹏;;水资源的产权管理[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7 周真中;刘梅群;;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的探讨[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8 陈筱云;;优化水资源配置 建设节水型社会——鄂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9 王炎阶;陆剑;;简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10 郝永耀;刘思强;潘立新;;四湖流域水资源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达明;中山水资源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对策[N];中山日报;2009年
2 刘瑜;强化水资源管理是治本之举[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3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严恒元;荷兰:注重水资源管理政策科学化[N];经济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李松战;强化水资源管理 实现可持续发展[N];洛阳日报;2011年
5 记者 刘作明;“十二五”水资源管理更严格[N];鞍山日报 ;2011年
6 记者 欧阳光;为水资源管理提供有益经验和成功示范[N];中国水利报;2011年
7 钮清海;水资源管理应把机制建设放在首位[N];中国水利报;2011年
8 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王琳;水资源管理纳入政府绩效考核[N];湖南日报;2011年
9 记者 吕爽 通讯员 刘连峰 张国君;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现场会召开[N];德州日报;2011年
10 王希 姚润丰;我国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N];中国改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玉玺;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2 周申蓓;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聂相田;水资源管理系统模糊与随机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1999年
4 杨杰军;青岛市崂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马斌;基于信息技术的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6 王煜;流域水资源实时调控理论方法和系统实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7 周念清;基于GIS的徐州市地下水资源管理研究[D];南京大学;2001年
8 丁雪华;干旱盐渍化灌区水资源动态预测与评价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9 乔西现;江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军;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绿洲水资源管理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桂兰;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法律问题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2 赵薇莎;论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楚学勇;丹东市水资源管理及其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D];天津大学;2006年
4 郭维;基于MapObjects技术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应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5 崔培学;山东省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田丰;基于WEBGIS的区域水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7 谢燕飞;水资源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6年
8 翁秀明;杭州市水资源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向华峰;推进我国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琳;我国水资源流域管理体制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153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153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