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干旱等级划分的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配置评价研究
[Abstract]:Taking the Yerqiang River Basi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SRI (Standardized Runoff Index) of the river runoff was selected as the drought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drought grade was classified. Based on the model of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various measures of increasing income and reducing expenditure, four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schemes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by using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satisfaction method and the grey correlation degree method,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optimal development scheme of the Yerqiang River basin is determined, and the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results of the optimal scheme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shortage rate of the watershed is reduced from 20.68% to 4.53, the water shortage rate under severe drought is reduced to 6.23 and the water shortage rate is reduced to 6.54 under severe drought. The optimal scheme (option IV) reduces the water shortage in drought. The degree of severe water shortage at the time of its occurrence, It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河海大学天文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052,U1203282,51269026) 水利部公益项目(201001057)资助
【分类号】:TV2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马金珠,高前兆;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问题[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7年04期
2 沈晓娟;徐向阳;刘翔;;三标度法在水资源配置方案优选上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06年04期
3 董永仲;;叶尔羌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7年01期
4 李永,胡向红,乔箭;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千里;曾杨智;喻虎;张国伟;;机动阵地工程综合效能评估[J];四川兵工学报;2012年04期
2 夏向东;;武汉城市圈信息化水平评价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0年19期
3 唐健;张婷;曾鸣;;基于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供电企业服务补救质量综合评价[J];电力技术经济;2007年05期
4 鲍超;方创琳;;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3期
5 陈亚宁,李卫红,徐海量,刘加珍,张宏峰,陈亚鹏;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位对植被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3年04期
6 王松涛;;市场条件下的电力客户价值分析体系[J];电网技术;2010年02期
7 夏军,孙雪涛,谈戈;中国西部流域水循环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8 郭金;郭凤仪;王智勇;陈忠华;;三标度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触头材料的抗电弧侵蚀能力[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缪琳;;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教学建设立项评审中的应用探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10 黎延海;;模糊层次分析法的Matlab实现[J];硅谷;2009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壮阔;李宁;;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朱东泽;陈晓风;王晓龙;;禽流感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英文)[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谢延红;宁玉富;刘建军;沙焕滨;;多层不确定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田田;陈安;戎晓霞;;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科研机构评估中的应用[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马莹莹;杨晓光;曾滢;;基于FAHP的快速公交建设方案选择决策方法研究[A];第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茜;彭荔红;;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工业园区低碳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四章)[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涛;自律计算系统的自律可信性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龙传华;“两型”公路交通系统发展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费玉莲;面向电子商务的谈判支持系统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胡安焱;干旱地区内陆河的水文生态特征及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研究——以塔里木河为例[D];长安大学;2003年
5 黄领梅;水文要素对人类活动响应的研究——以和田河流域为例[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6 郭占荣;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0年
7 曲炜;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仇蕾;基于免疫机理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诊断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钟华平;黑河流域水资源使用权合理分配模式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冯广平;干旱内陆河灌区水盐监测与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作伟;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信用评价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2 代倩倩;河北省水环境安全及其评价体系构建[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胡光珍;房地产开发企业关键绩效指标整体评价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4 籍瑶;吉林省典型煤矿区水力侵蚀研究及环境质量评价[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宋瑞勇;基于WEAP模型的龙口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6 王峰;和苑住宅小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贺艳艳;住宅开发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赵静;基于PLS和FCE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s,
本文编号:2167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167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