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旅游流与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研究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flow and tourism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Shaanxi Provi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flow and tourism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revealed, and the law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them is explored. It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Shaanxi touris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urism flow and destinati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ourism flow and tourism resource development is constructed. The entropy weighting method-development level evaluation model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tourism flow and tourism resource development are adop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ale of tourism flow in 10 cities of Shaanxi shows ladder difference, the level of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forms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oordination degree (D), there are 6 types of cities in the whole province. Accordingly,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158)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3YJCZH176)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永明;马耀峰;王美霞;;上海入境旅游流对长江流域各省区空间场效应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5期
2 庞闻;马耀峰;唐仲霞;;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3 曾珍香;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03期
4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华;现代材料中的塑料工业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马克山;阎伍玖;;偏远农村地区背包旅游安全问题初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2期
3 吴立;刘红叶;;黄山市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与优化[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4 张小娟;高敏华;郭兴芬;;库尔勒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11期
5 邱根宝,任黎秀;入境游客对黄山旅游的体验效果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6 叶小青;;浙南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以浙江遂昌县长濂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7 徐菁;沙润;靳诚;;旅游体验失真的内在形成机理及对旅游业管理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7期
8 殷红卫;黄震方;;中国大学城的旅游开发初探——以南京仙林大学城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9 庄秀琴;;江苏省洪泽湖区发展湿地观光农业的可行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10 杨晓峰;汪威;张立群;;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咏梅;连小平;;基于AHP的城市边缘区旅游地评价研究——以厦门市同安区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基于模糊数学的南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薛丹;;浅析江苏省江岸、海岸旅游资源开发——以泰州、南通为例[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邱小樱;陈云飞;卢凤萍;宋立;;运河长江交汇处旅游资源开发与整合——宁镇扬旅游区域发展研究之一[A];2007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崔峰;;沿海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定量评判——上海案例[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小天;;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浙江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7 杨玉义;项品辉;徐光良;严力蛟;;依托风景名胜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宁波市东吴镇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为例[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8 姚成胜;;福建省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协调状况的时空变化研究[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寇晓东;薛惠锋;;1992—2004年西安市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分析[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赵兵;;区域城市化与景观格局演变耦合性研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樊敏;城市群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石钦文;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李波;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类型与区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吴明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芳;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蒋志杰;中小尺度游憩地理环境认知与空间行为的交互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艳;旅游开发与村庄文化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沈旭炜;城市滨水区休闲空间感知对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李雪瑞;旅游资源整合评价分类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朱炯翟;云南省镇雄县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艳辉;城市旅游吸引物系统优化及其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秀清;张家界旅游罩形成机制及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广宇;山岳型森林公园旅游环境容量测算及其调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8 和西芳;陕西帝王陵墓旅游资源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谭彦;宗教旅游景区旅游者需求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赵艳;中原旅游区旅游资源整合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湘;论旅游地的旅游环境质量评价[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裴青;承德市旅游环境质量现状及其调控[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年01期
3 郑芳;陈田;侯迎;季小妹;李飞;;旅游与环境资源关系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4 吴晋峰,包浩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5 章锦河,张捷,刘泽华;基于旅游场理论的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6 保继刚,郑海燕,戴光全;桂林国内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J];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7 杨国良;张捷;艾南山;刘波;;旅游流齐夫结构及空间差异化特征——以四川省为例[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8 汪宇明;高元衡;;上海与长江流域各省区间的旅游互动[J];地理学报;2008年06期
9 吴必虎;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4年02期
10 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振剑;河南省旅游流时空变化的预测及发展趋势[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章锦河,张捷,李娜,梁琳,刘泽华;中国国内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02期
3 杨国良;张捷;艾南山;刘波;;旅游流齐夫结构及空间差异化特征——以四川省为例[J];地理学报;2006年12期
4 林岚;康志林;甘萌雨;叶金玉;;基于航空口岸的台胞大陆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2期
5 黄震方;袁林旺;俞肇元;吴江;周年兴;;生态旅游区旅游流的时空演变与特征——以盐城麋鹿生态旅游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1期
6 赵瑞;马耀峰;张碧星;;以西安为节点的海外旅游流空间流动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钟士恩;张捷;任黎秀;李倩;董雪旺;李敏;;旅游流空间模式的基本理论及问题辨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8 杨兴柱;顾朝林;王群;;旅游流驱动力系统分析[J];地理研究;2011年01期
9 李伟;胡静;陆汝瑞;程绍文;邢增丽;周蕊蕊;;基于旅游目的的特殊时段旅游流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3年01期
10 阎友兵;贺文娟;;国内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时空演化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杨e,
本文编号:2232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232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