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突变理论的北疆城镇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北疆城镇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实际人口水资源承载力与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均为25年中的最小值,且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并没有太高
[Abstract]:By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relative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the relative natural resources (including water resources and land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and relative economic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of urban area in northern Xinjiang from 1988 to 2012 are calculated,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regional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of urban area in northern Xinjiang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catastrophe series metho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in northern Xinjiang shows a band change and an overall upward trend; the relative economic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is always larger than the relative natural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economic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is always in a surplus state; the relative bear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has been rising steadily;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has always been relatively stable, but it has been in the state of overload.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163)
【分类号】: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晓红,彭佳,吴小瑾;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11期
2 桑秋;张平宇;韩凤;;辽西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12期
3 胡青江;;新疆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4 李旭东;;贵州乌蒙山区资源相对承载力的时空动态变化[J];地理研究;2013年02期
5 李祚泳;郭淳;汪嘉杨;李燕;;突变模型势函数的一般表示式及用于富营养化评价[J];水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敏;杨君;匡远配;段建南;何飞飞;;基于建设“两型农业”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以湖南省茶陵县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2 龙丽民,赵秀平,袁金国,彭智勇,亢翠霞;河北省农业与水资源承载状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3 杨柯;;农业机器人触觉技术在土地开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4 李嫱;王绍斌;王嘉;琚慧媛;;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5 陶晓燕;;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华东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6 李天星;;浅析实现云南山地民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民族精神[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7 王涛;刘劲松;吕昌河;王卫;;京津冀地区农业土地资源潜力分类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8 靳慧芳;;榆林地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9 修丽娜;;城市土地承载力分析——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10 王俊朝;韩丽娜;;芜湖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奇;;温州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常近时;;加快制造业发展是毕节试验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要务[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3 李孝坤;;我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与趋势[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晏鄂川;谭立勤;唐辉明;;地质环境及其灾害防治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思考[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马娅;匡耀求;黄宁生;;东江流域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其水资源生态补偿研究[A];第四届粤港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安乐;;辽宁省1995—2004年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分析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7 张凤荣;;大陆沙漠化状况、成因及其防治对策[A];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2000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陈晓红;李喜华;曹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成长性关系研究——基于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何永贵;乞建勋;韩月娥;郝文静;;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权衡分析[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杨晓飞;匡耀求;黄宁生;;广州市人口迁移流动的特征及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秀华;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胡元林;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及评价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伟;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孙起生;基于低碳经济的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肖彦;低碳生态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综合绩效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廖荣华;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8 戴兴安;长沙市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9 梁红梅;中国种植业优势区域及其耕地保护策略[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覃朝晖;成渝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欣;葛京凤;梁彦庆;;山区县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安全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2 孙久文;罗标强;;北京山区资源环境的生态承载力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3 刘兆德,虞孝感;长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4 董元华,杨林章;长江三角洲耕地资源态势与保护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年02期
5 吴积善;山地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地理学报;1994年S1期
6 邓伟;;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J];地理研究;2010年06期
7 吴映梅;李亚;张雷;;中国区域发展资源环境基础支撑能力动态评价——以西南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8 荆红卫;华蕾;孙成华;郭婧;;北京城市湖泊富营养化评价与分析[J];湖泊科学;2008年03期
9 董晓晓;;青岛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J];北方经贸;2011年06期
10 张志良,范小琴;宁夏土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J];干旱区地理;199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正,栋;珠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4年06期
2 谢红霞,任志远,莫宏伟;陕西省20a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5年01期
3 王俭,李法云,庞香蕊;辽宁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曾加芹;;1985~2005年西藏资源人口承载力探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7年04期
5 张红伟;陈伟国;;西部地区资源承载力探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6 门宝辉,王志良,梁川,付强;物元模型在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3年01期
7 谢红霞,任志远,莫宏伟;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8 龙海丽,唐湘玲,邢永建;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以新疆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张广海;刘佳;;相对资源承载力综合分析与评价——以江苏省沭阳县为例[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桑秋;张平宇;韩凤;;辽西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安乐;;辽宁省1995—2004年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分析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2 丁爱芳;葛艳莉;张东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东省资源承载力研究[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1新型城镇化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C];2014年
3 刘晓;宋世杰;蒋武燕;;安康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4 景跃军;陈英姿;;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差异比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耿建扩;开展环境资源承载力定量分析研究[N];光明日报;2013年
2 林亚茗 杜颖佼;首建资源承载力区域评价体系[N];南方日报;2007年
3 记者 翁惠娟 王慧琼;多举措全面提升深圳环境资源承载力[N];深圳特区报;2009年
4 记者 陈艳红;今年7月中旬煤气将全面退出北京市场[N];首都建设报;2006年
5 特约记者 沈嘉;北京常住人口破1600万 资源承载力受挑战[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记者 李舒瑜;多项环境资源承载力亮红灯[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记者 王新伟 通讯员 吴秉泽;贵州加快建设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基地[N];经济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袁天志;承接产业转移 贵州加快行动[N];贵州日报;2011年
9 王晓欣;城乡规划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N];金融时报;2007年
10 杜娟;南沙建石化园不会影响周边[N];广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英姿;中国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瞿秀华;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改进模型的新疆各地州(市)承载力时空差异分析[D];新疆大学;2013年
2 张剑宇;辽宁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方智明;福建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4 陈俊杰;新疆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5 宿学敏;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郭琳;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及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建成;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永州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8 黄常锋;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9 李莹;民勤县资源与经济承载力现状研究与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10 罗子云;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12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51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