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熵权综合评价模型在阜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图文】:
.19040.30020.31280.33404.1.3纵向评价依照上述模型,分析阜阳市2009~2013年5个历史年份的水资源承载力现状并预测2020、2030年两个规划年份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见图1。4.2结果分析(1)从计算指标权重看,人均水资源量C1、单位面积水资源量C2、供水模数C5、污水处理率C13这4个指标的权重略大,说明它们是影响阜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指标。提高阜阳市的水资源承载力应主要从这4个方面入手。图1阜阳市水资源承载力纵向评价结果Fig.1LongitudinalevaluationresultsofwaterresourcescarryingcapacityofFuyang(2)从横向评价结果看,2011年阜阳市各县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达到一定规模,承载力均处于较差等级,,开发利用潜力校这说明在现有的水资源、人口、经济条件下,阜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已接近饱和,再加上用水浪费现象、用水效率低、地表水污染等原因,造成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如不采取相应措施,将发生大规模水资源短缺现象。(3)从纵向评价结果看,阜阳市在2009~2013年,尽管水资源承载力较差,但仍保持上升趋势,到2013年已提高到一般水平。这是因为阜阳市近年加大了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投入、重视水生态环境治理、提高了污水处理率及人均水资源量等。到2020、2030年,随着引江济淮工程的实施、水生态环境的治理,污水处理率的提高,阜阳市的水资源承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预测阜阳市水资源承载力在未来年份发展潜力较大。5结论a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雪梅;塔西甫拉提·特依拜;买买提·沙吾提;张飞;;基于PSO-PPE模型的和田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年02期
2 沈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的应用[J];节水灌溉;2009年09期
3 施开放;刁承泰;孙秀锋;;基于熵权可拓决策模型的重庆三峡库区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4 罗军刚;解建仓;阮本清;;基于熵权的水资源短缺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J];水利学报;2008年09期
5 宰松梅;温季;仵峰;孙浩;;河南省新乡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J];水利学报;2011年07期
6 王耀南;王莉芳;;基于可变集理论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以陕西省为例[J];未来与发展;2014年02期
7 王兵;;阜阳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J];治淮;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继飞;邓伟;刘邵权;;中国西南山区资源环境安全态势评价[J];地理研究;2011年12期
2 唐浩;唐勇;;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在汶川地震遗迹旅游发展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年06期
3 胡艳玲;齐学斌;黄仲冬;高青;乔冬梅;李平;胡超;;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分区评价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2年01期
4 王滨;王维早;齐剑锋;于开宁;;基于耦合协同理论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2年03期
5 康永辉;解建仓;黄伟军;沈冰;杨云川;;基于熵权法的田东县农业干旱识别与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6 张松男;雷国平;;基于E-E-S协同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模糊物元评价──以哈尔滨市为例[J];国土资源情报;2012年11期
7 费罗成;吴次芳;程久苗;杨树凌;;资源城市转型期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枣庄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3年02期
8 汪潇;左丽君;赵晓丽;;黄河三角洲新垦耕地年龄及其生产能力指数的遥感监测[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9 周志军;梁涵;庾付磊;颜可珍;;山区公路高切坡岩土的理想点法安全评价[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10 陈超;;基于熵权和AHP的数据综合治理评价模型研究[J];福建电脑;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波;;基于熵权的电网工程评标模型[A];电网工程造价管理优秀论文[C];2011年
2 李蔓;;福建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根春;银山;包玉海;王永芳;;锡林郭勒草原荒漠化灾害孕灾环境危险性评价[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的信息技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帅小根;建设项目隐性环境影响评价的量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宋海良;集装箱港区作业系统交互式仿真与方案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刁艳芳;双标准的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研究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房世峰;新疆融雪径流预报及其不确定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5 丁于思;湖南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周业旺;基于复杂性科学的交通运输企业匹配并购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滨;黑龙港地区水土资源综合质量评价与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8 游惠明;天宝岩长苞铁杉林倒木的基础特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9 屈国栋;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及方案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李科;气候变化对美国麻州水资源系统供水量影响风险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灿灿;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莺莺;基于智能算法的涤纶长丝运行优化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马艳;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梁艳桃;震后银厂沟景区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上官金丽;我国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南彩艳;西北旱作区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周正印;基于溃坝数值模拟的海河流域环境风险分析理论与技术[D];天津大学;2012年
8 黄培志;引水隧洞TBM施工风险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9 姚玲;巫山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黄_g;武汉城市圈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红霞;李存军;朱兵;丁晶;;基于集对分析法的生态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方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6期
2 傅湘,纪昌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2期
3 杨秋林;郭亚兵;;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的熵权模糊物元模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2期
4 朱一中,夏军,谈戈;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5 张永勇;夏军;王中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6 何仁伟;刘邵权;刘运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西南岩溶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1年11期
7 毛汉英,余丹林;环渤海地区区域承载力研究[J];地理学报;2001年03期
8 段春青;刘昌明;陈晓楠;柳文华;郑红星;;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研究方法的探讨[J];地理学报;2010年01期
9 惠泱河,蒋晓辉,黄强,薛小杰;二元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2期
10 刘有军;周和平;晏克非;;基于熵权群组决策的停车设施规划方法[J];系统工程;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吉敏;沿海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利华,黄中伟,马跃纲;金华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J];热带地理;2005年02期
2 文琦,何彤慧;近10年来我国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综述[J];水资源保护;2005年06期
3 陈常梅,周玉华,付纪永,王保彩,蔡明江;临沂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分析[J];治淮;2005年03期
4 杨春艳;沈渭寿;缪启龙;张慧;;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J];农机化研究;2006年01期
5 孙富行;郑垂勇;;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思路和方法[J];人民长江;2006年02期
6 孙富行;郑垂勇;王志红;;水资源承载力量化和评价方法[J];水利水电技术;2006年03期
7 王树谦;沈海新;王慧勇;;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1期
8 周亮广;梁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岩溶;2006年01期
9 赵军凯;赵秉栋;;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王智勇;郑昭佩;韩美;袁洪刚;;水资源承载力分析预测——以莒南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雷雷;盖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动态研究[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魏素芳;;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与方法研究[A];恶臭污染管理与防治技术进展[C];2009年
3 陈绍军;冯绍元;霍再林;李王成;王为;;我国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及展望[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4 杨路华;王文元;韩振中;高惠嫣;夏辉;;内蒙古阿旗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计算[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5 刘波;刘玲;;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体系框架构建初探[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2006年
6 刘锐;陈伟亚;;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7 李连侠;廖华胜;蒋敏;高志辉;刘达;;相对丰水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8 吕萍;刘东;赵菲菲;;建三江分局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A];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丽玲;;厦门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高希星;;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陈绍军 冯绍元 李王成 霍再林(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构建西北旱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N];中国水利报;2006年
2 覃绍 李学通 四川省水电勘测设计院;四川水资源承载力初探[N];人民长江报;2012年
3 秦延安;沿渭城市发展要考虑水资源承载力[N];黄河报;2014年
4 叶婷;新建城市应考虑水的承载力[N];中国建设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高镔;西部经济发展中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丁超;支撑西北干旱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模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3 胡吉敏;沿海地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滕朝霞;济南市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计算及其调控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通达;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在安徽省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2 何光荣;饶河源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杨婷婷;乌鲁木齐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4 李罡;湖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5 刘晓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保丰;缺水城镇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陈志鹏;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测评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7年
8 王颖;乐清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任高珊;榆林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冬霓;呼和浩特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5549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55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