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基于曲线投影动态聚类的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发布时间:2019-12-02 14:33
【摘要】:针对现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的不足,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框架,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并且通过频度分析-理论分析-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评价的指标因子;同时,基于对当前方法的反思,引入投影寻踪技术,建立了基于曲线投影动态聚类的定量分析模型,以探索建立新的可持续性描述框架。四川省乐山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应用表明,该方法在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与精度上具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丹;赵源;倪长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2 张梅,尹君,燕新程,刘晓庄,谢啸斌,杨谆;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仝川;环境指标研究进展与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00年04期

4 倪长健;;基于曲线投影动态聚类模型的大气质量监测布点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0年04期

5 陈东景;;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分析[J];生态环境;2008年01期

6 黎德川;廖铁军;刘洪;郭芙梅;牟祥;沈国志;;乐山市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张碧;高成凤;张素兰;张世熔;于丽娟;;四川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1年01期

8 倪长健;王顺久;王杰;;最优曲线投影动态聚类指标及在洪水分类中的应用——以南京站洪水为例[J];灾害学;2011年02期

9 陈百明,张凤荣;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03期

10 彭建,王仰麟,宋治清,景娟,丁艳;国内外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佳敏;刘友兆;;基于综合评价法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差异研究——以苏南锡山市和金坛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2 田冰;贾金生;;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区域农业水土资源优化研究——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3 陈凌;杨兴礼;;耕地整理潜力研究——以重庆忠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4 余敦;赵小敏;;江西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5 韩申山;;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6 宋欣;张桂林;李生明;高崇辉;傅建春;周守余;;梧州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7 勾千冬;黄云;白百一;;乐山市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8 梁彬;朱明秋;陈宏峰;罗伟权;;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土地资源脆弱性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9 李峙;陈朝晖;邓兴礼;;基于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10 李立娜;;西昌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on Ecotypes Zon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Ecologic Restoration in Mamas River Basin over the past 30 Years[A];Proceedings of Symposium from Cross-strait Environment & Resources and 2nd Representative Conference of Chines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Society[C];2010年

2 郭凯峰;王琳;;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基于地租理论的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茜;;城市风险管理规划框架与方法初探——以石家庄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彬;;基于3S技术的坝上地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付红娜;;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吕贻峰;扬振鹏;;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7 程瑶;马放;杜大众;王强;;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李红礼;高建华;卢红岩;;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河南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9 蔡玉梅;郑伟元;贾克敬;杨枫;;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付红娜;;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高丽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与农用地分等整合方法及成果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杨锋;矿业城市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修丽娜;基于OWA-GIS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肖轶;重庆市土地利用平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孙鹏;中国大都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艳丽;民勤县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张付刚;我国省会城市城市功能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李玉凤;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健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苑莉;基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的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跃;巴东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雨航;哈尔滨市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文琴;黄山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及安全水平预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静伟;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D];南昌大学;2010年

5 蒋雯;省级环境绩效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汤海弋;广东省紫金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7 薛亮;东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8 吴双双;基于“生态足迹”的常德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海鹰;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乔治;东北林草交错区土地利用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华阳;;先秦时期的环境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2 焦立新;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方法的探讨[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金菊良,汪明武,魏一鸣;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进行环境监测优化布点[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年04期

4 倪长健;王顺久;崔鹏;;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及其在天然草地分类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5 彭建,王仰麟,刘松,吴健生,李卫锋;景观生态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吴殿廷,李东方;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及其改进的途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张素兰;严金明;高成凤;;四川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6期

8 李孝坤;韦杰;陈国建;翁才银;;重庆都市区PRED系统演进的定量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颜卫忠;环境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尹君;可持续土地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凤琴;吉林西部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长健;王顺久;王杰;;最优曲线投影动态聚类指标及在洪水分类中的应用——以南京站洪水为例[J];灾害学;2011年02期

2 祝煜;梁雪春;肖迪;;基于动态聚类RBF网络的小企业信贷预测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年04期

3 刘志刚;李元祥;黄峰;;基于动态聚类的MODIS云检测算法[J];遥感信息;2007年04期

4 朱华锋;刘健;陈素娜;刘思峰;吴顺祥;;区间模糊ISODATA动态聚类算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09期

5 焦誉;赖建章;柯佳;;一种基于密度的网格动态聚类算法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6 盛永伟,陈维英,肖乾广,郭亮;利用气象卫星植被指数进行我国植被的宏观分类[J];科学通报;1995年01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祝煜;梁雪春;肖迪;;基于动态聚类RBF网络的小企业信贷预测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丽娟;动态聚类新方法及最优聚类算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2 邵姣竹;社会网络群体注意力分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68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568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5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