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内蒙古地区空中水资源时空分布及卫星监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4 09:00
【摘要】: 我国是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分布很不均匀。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这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受到了极大关注,其中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问题也已引起广泛的关注。 空中水资源一般指大气中液态水、固态水、水汽的总和,其中液态水、固态水的总量与水汽总量相比很小。水资源补给来源为空中水资源。大气可降水量是指垂直气柱中含有的水汽总量,假定这些水汽全部凝结,并积聚在气柱的底面上时所具有的液态水深度。由于大气可降水量在人工影响天气、天气预报、气候影响、大气辐射传输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准确精细地监测水汽优为显得重要。随着卫星技术的日益发展壮大,很多地球观测技术从地基观测逐步发展成空基观测。卫星观测时空分辨率很高,而且精度也在不断地提高,逐步成为最主要的地球观测手段。本文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研究建立适合内蒙古地区的卫星观测大气方法。 本文利用国际卫星云气候学计划的云气候资料、历史天气图、内蒙古中部地区25个地面观测站的云量、云状、16种天气现象和日降水资料、9个气候因子、内蒙古自治区117个地面观测站的月降水资料以及12个探空站的探空等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分析并得出了内蒙古地区的19种云量参数、降水和可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多年变化趋势;内蒙古中部地区春夏季降水云、天气系统、降水类型、降水强度的特征;气候因子的多年时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以及同云量、降水、可降水量的关系。 本文利用GPS资料和地面湿度参量(地面水汽压、地面露点)修正了计算大气可降水量的关系式,建立了内蒙古地区计算大气可降水量经验模型。 本文利用地面湿度参量和MODIS实测资料对MODIS近红外晴空大气及云顶向上大气可降水量算法进行修正,建立了内蒙古地区云区覆盖范围内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卫星观测模型。MODIS近红外云覆盖区大气可降水量模型结果与修正后的地面露点计算水汽含量值有了较好的一致性,而且本文建立的模型结果与NASA的Dr.Gao结果相比均方误差明显减少,相关系数明显增大。
【图文】:

地理分布图,探空站,常规探空,资料


区云区覆盖范围内大气可降水量的卫星观测模型;还验证了在内蒙古地ODIS卫星观测的大气气溶胶产品、热红外大气可降水量反演产品、云特性、云液态水产品等。资料和方法.1研究中使用的资料在本文的研究中使用了常规探空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历史天气图、IsCCP资料、气候因子资料。资料具体情况说明如下:,这.1。1常规探空资料利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12个探空站的1980一2000年每日两次的常规探空计算了每个站的可降水量,分析了可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并12个站的实际降水资料分别计算了它们的降水效率。探空站地理分布见

分布图,内蒙古,分布图,趋势分析


图2.2内蒙古周边地区4个AERONET站分布图GeograPhiealdistributionof4AERONETstationsatsurroundingareasinInInne方法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势分析方法云量的时间序列,进行趋势分析。趋势分析的方法如下:料序列T(t),t=1,,2,…,n,以线性函数T=at+b来拟合原序可求得系数a和常数b,其中系数a就是趋势项:。艺tT一艺‘艺Tn艺,’一(艺,)’正负,表示该资料序列随时间变化的方向,正值表示资料,负值则表示趋于减小;a的绝对值的大小,表示变化的快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P426.6;TV21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景云,王绍武;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的评估[J];地理学报;2005年01期

2 达布希拉图,赵春生;气候因子对内蒙古沙尘暴频率的影响[J];大气科学;2004年06期

3 任阵海,苏福庆,高庆先,卢士庆,洪钟祥,胡非,张美根,雷霆;边界层内大气排放物形成重污染背景解析[J];大气科学;2005年01期

4 曾昭美,章名立;本世纪海洋云量变化与全球增暖问题[J];大气科学;1996年02期

5 刘德祥,董安祥,陆登荣;中国西北地区近43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2期

6 白虎志,李栋梁,陆登荣,方锋;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日数的变化趋势及其气候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3期

7 徐忠峰,钱永甫;热带地区100hPa东风气流的气候效应(Ⅱ):与华北夏季降水的关系[J];高原气象;2005年04期

8 钱云,钱永甫;局地云量变化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1994年02期

9 刘黎平,钱永甫,王致君;平凉地区云的雷达回波和降水的气候特征[J];高原气象;1997年03期

10 赵彩;贵州省云与太阳辐射的关系[J];贵州气象;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会山;刘星光;刘海群;崔永跃;张苗苗;李鹏;;FY-2C反演产品及人影模式产品在一次抗旱增雨作业中的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人工影响天气科技进展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本文编号:2627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627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a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