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我国资源税费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2 18:58
【摘要】: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的激增,资源短缺问题成为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各国政府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双重压力,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双重目标成为各国政府的共同课题,其中资源税费立法作为经济调控手段,因为符合各国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现实需求而倍受青睐。资源税费法律制度,是有关征收资源税费的对象、范围、标准、计算方法、程序、使用和管理等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资源税费工作的法定化、制度化。设立这一制度的目的除了体现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的收益权外,还在于保护环境和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本文首先结合资源的特性,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税法学等角度探讨了资源税费的理论基础,认为其应当包括资源价值理论和资源稀缺性理论、外部性理论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环境权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丰富了资源税费的理论内涵。接下来,对我国资源税费立法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其现状;然后又介绍了美国、俄罗斯等国的特色资源税费立法实践,并对其进行了总结概括。通过资源税费的理论基础以及中外资源税费立法实践,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通过设置资源税费法律制度,既可以解决长期存在的资源的经济性价值与生态性价值的冲突,也可以建立起民法与环境法的协调机制。进而重点而详细地分析了我国资源税费在立法指导思想、立法体制、税费关系、具体制度、配套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种种缺陷以及由于上述缺陷的存在所造成的环境资源破坏严重、经济发展区域不公、收入规模过小、资源富饶区公民环境权无法得到保障、沉重的政府负担、掩盖了出口贸易下的资源分配不公、国际贸易的环境恶化等不利影响,为了矫正资源开采的负外部性、加大资源税对经济的调控力度,充分发挥资源税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税收杠杆的作用,维护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环境权益,最终提出了包括改变立法指导思想、完善立法体制、实行“费改税”、完善具体制度设计、建立和完善配套机制等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促进良性的资源开发和资源利用规模的、最终实现我国资源可持续利用有针对性的完善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22;F812.42;F2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真真;;社会保险费征管问题之管见[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09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车运萍;;推进“费改税”的思考[A];迎接新世纪——2000年长春市财政系统科研成果集锦[C];2000年

2 李淑湘;;兼顾效率与公平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税收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为例[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把农村税费改革作为费改税的突破口[A];改革与探索——吉林省税务科研优秀论文集[C];2001年

4 邓海峰;刘玲利;;OECD国家环境税制的分析与启示[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关于深化税费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A];海南省税务学会四届三次理事会暨全省第十二次税收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3年

6 侯凌;曹江;;公路建设资金的来源与筹集[A];中国公路学会公路规划分会2003年文集[C];2003年

7 濮洪九;王晓华;张喜武;王源;苏立功;姜智敏;尹伯钦;朱宪堂;翟日成;吕觉人;张勇;徐涛;刘永禄;王海英;郝建鑫;田雁;尹永萍;刘建祥;王洪元;廖玉林;杨化彭;何国家;高双喜;蓝晓梅;赵家廉;张宏;曾枝茂;石砺;周波;唐秀银;杨玲;刘进武;牛振良;刘秋芬;;煤炭企业税费制度改革研究[A];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上册)[C];2009年

8 海南省地税局课题组;;经济全球化下开征社会保障税相关问题研究[A];海南省税务学会四届三次理事会暨全省第十二次税收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3年

9 翁坚超;;燃油税的税率确定问题研究[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七届(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孙有昭;;完善税制改革必须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A];海南省税务学会四届三次理事会暨全省第十二次税收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闫艳 高杰 见习记者 李莉 范圣楠;排污费改税有啥利弊?[N];中国环境报;2011年

2 吴睿鸫;处罚土地闲置 费改税势在必行[N];江苏经济报;2010年

3 记者 王晓然;发改委表态费改税将为车主减负[N];北京商报;2008年

4 冀言;费改税后农民有五盼[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陈育焕;费改税——能否让人说爱你[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6 记者 周炜;费改税后我市没有退费问题[N];西安日报;2008年

7 夏云;上海“费改税”未雨绸缪[N];工人日报;2004年

8 记者 冯晓芳;专家:加快费改税,增加透明度[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池墨;公路费改税政策博弈何时结束[N];中国信息报;2009年

10 孙志国;费改税重点何在[N];中国财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岩;“费改税”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2 温智谋;海峡两岸税制对外商投资的影响比较[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王一舒;税收动机的创造性会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4 徐慎刚;中国纳税遵从问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杰;国内商品税与进出口商品税的协调[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魏光明;我国环境税收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马静;单一税理论与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实践[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8 刘继虎;信托所得课税的法理与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李传轩;环境税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10 崔志坤;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莉娜;我国资源税费法律制度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彬冉;费改税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张心淼;我国费改税理论与实践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1年

4 徐浩;税收之债消灭时效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刘美婵;税收制度与企业资源配置关系[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李之成;论税收的经济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梁利华;网络交易税收规制的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胡淑洁;我国税收竞争力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9 马保明;费改税问题探析[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10 叶敏森;论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税收优惠权的限度[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47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647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f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