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平台结构的系统辨识与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19:26
【摘要】: 结构系统辨识和振动控制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并在陆上结构物上得到了应用。但对海洋结构物而言,这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是针对海洋平台结构进行系统辨识和振动控制技术两方面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海洋平台结构系统辨识研究主要包括模态参数识别和结构参数识别。研究了利用环境荷载激励技术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引入统计方法对模态频率进行统计平均处理,提高了系统模态识别的准确性和识别精度。用某海洋平台进行了模态参数识别的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剪切型结构系统结构参数识别的递推方程,该方法仅利用结构的总体质量和任意两阶模态信息就可以识别出系统的结构参数。 进行了海洋平台现场振动测试,并利用振动测试数据进行了平台动力特性、动态响应分析,研究了海洋平台过度振动的原因。 海洋平台振动控制技术研究包括调谐液体阻尼器(TLD)减振研究和磁流变阻尼器(MRD)减振研究。利用浅水波动理论研究了调谐液体阻尼器内液体的振荡特性,并就调谐液体阻尼器应用于海洋平台振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考虑到MR阻尼器的屈服应力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改变阻尼器的磁场强度连续变化,提出了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半主动实时控制策略。进行了基于MR阻尼器的海洋平台半主动控制技术研究。
【图文】:
及水处理平台、储罐平台和注水罐及天然气处理平台组成。其中后四个平台沿东南方向呈一字形排列,生活平台位于动力平台东北侧,各平台间用栈桥连接,如图5.1和图5.2所示。生生活平台台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气及及及:储罐平台台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力及及:水处理理理理理注注水罐及及及及注水平平平平平台台台台台天天然气处处处之、、、、}}}}}理理平台台台台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图5.1中心二号平台平面示意图本文建立的海洋平台模型就是胜利油田埋岛中心二号平台中的生活平台。该导管架式平台为直立式桩腿结构,如图5.3所示,包括一个导管架、四条桩腿和两层甲板结构。其中导管架的四条腿内径为1676mm,桩的外径为1400mm,插入海底60余米。四条腿内分别在一11.2m、一4m和4m的位置上设有径向尺寸为120~的导向块。桩与导向块的径向间距平均为18们n幻n,最大为36mm。
图5.1中心二号平台平面示意图本文建立的海洋平台模型就是胜利油田埋岛中心二号平台中的生活平台。该导管架式平台为直立式桩腿结构,如图5.3所示,包括一个导管架、四条桩腿和两层甲板结构。其中导管架的四条腿内径为1676mm,,桩的外径为1400mm,插入海底60余米。四条腿内分别在一11.2m、一4m和4m的位置上设有径向尺寸为120~的导向块。桩与导向块的径向间距平均为18们n幻n,最大为36mm。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P742
本文编号:2648875
【图文】:
及水处理平台、储罐平台和注水罐及天然气处理平台组成。其中后四个平台沿东南方向呈一字形排列,生活平台位于动力平台东北侧,各平台间用栈桥连接,如图5.1和图5.2所示。生生活平台台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气及及及:储罐平台台动动动动动动动动力及及:水处理理理理理注注水罐及及及及注水平平平平平台台台台台天天然气处处处之、、、、}}}}}理理平台台台台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图5.1中心二号平台平面示意图本文建立的海洋平台模型就是胜利油田埋岛中心二号平台中的生活平台。该导管架式平台为直立式桩腿结构,如图5.3所示,包括一个导管架、四条桩腿和两层甲板结构。其中导管架的四条腿内径为1676mm,桩的外径为1400mm,插入海底60余米。四条腿内分别在一11.2m、一4m和4m的位置上设有径向尺寸为120~的导向块。桩与导向块的径向间距平均为18们n幻n,最大为36mm。
图5.1中心二号平台平面示意图本文建立的海洋平台模型就是胜利油田埋岛中心二号平台中的生活平台。该导管架式平台为直立式桩腿结构,如图5.3所示,包括一个导管架、四条桩腿和两层甲板结构。其中导管架的四条腿内径为1676mm,,桩的外径为1400mm,插入海底60余米。四条腿内分别在一11.2m、一4m和4m的位置上设有径向尺寸为120~的导向块。桩与导向块的径向间距平均为18们n幻n,最大为36mm。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P74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枢文;嵇春艳;吴立人;;ERA法识别大型结构损伤与定位[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杜永峰;李万润;李慧;;基于测量数据不确定性的结构参数识别[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魏要强;基于空运行激励的数控机床结构实验模态分析新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衷路生;状态空间模型辨识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李秀领;非对称建筑结构的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邓忠超;基于MR阻尼器的船舶减振基座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张强;振动机械结构的模态参数辨识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卢其辉;复杂结构的动态响应有限元分析技术和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松;导管架式海洋平台的主动控制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48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64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