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东海区两种经济鱼类的资源动态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05 22:02
【摘要】:东海区自然条件优越,海洋渔业资源丰富,产量较高和经济价值较大的种类较多,海区渔业捕捞产量在全国海洋捕捞产量中占据了很大比重。鳓鱼和小黄鱼是东海区重要的近底层经济鱼类之一,在我国的海洋渔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我国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本文根据东海区鳓鱼和小黄鱼渔获资料分析,利用Von Bertalanffy方程和ELEFAN方法建立和拟合它们的生长方程,用Beverton-Holt模型对鳓鱼和小黄鱼资源量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鳓鱼生长参数为: L_∞=448.88 mm, W_∞=1171.44g,k =0.3889, t_0=-0.2742,体长生长方程为: L t = 448 .88(1-e~(-0 .3889(t+0.2742))),体重的生长方程为: W_t = 1171 .44(1-e~(-0 .3889(t+0.2742)))~(2.6215),鳓鱼体长生长没有生长拐点,而体重生长拐点为2.2039龄,拐点年龄时,鳓鱼体重为332.44g,相应的体长为260.72mm。鳓鱼的总死亡系数Z=1.7170,自然死亡系数为M=0.4769,鳓鱼的捕捞死亡系数为F= 1.2401。利用Beverton-Holt模型计算不同捕捞死亡系数F下的渔获物平均年龄、平均体长和平均重量,结果显示:在tc等于1.93情况下,当F=0.85时,可以得到最大的渔获量,F0.85时,鳓鱼资源利用不足,F0.85时,鳓鱼资源到达了生长型捕捞过度阶段;当F=0.85时,当开捕年龄在2.13龄左右的时候,单位补充渔获量达到最大,tc在2.13龄之前,渔获量随着开捕年龄的增大而增大,这一阶段表明鳓鱼的捕捞到达了生长型捕捞过度阶段。tc在2.13龄之后,渔获量随着开捕年龄的增大而减小,这一时期则表明鳓鱼资源利用不足。综合分析,建议鳓鱼合适的起捕年龄应为tc =2.33龄,适合的捕捞死亡系数F应为0.95。 小黄鱼生长参数为: L_∞=283.50 mm,W_∞=327.47g,k =0.300, t_0=-0.498,体长生长方程为: L_t = 283 .50(1-e~(-0 .300(t+0.498))),体重的生长方程为:W_t = 327 .47(1-e~(-0 .300(t+0.498)))~(2.7792),小黄鱼体重生长拐点为2.91龄。小黄鱼的自然死亡系数M=0.3841,小黄鱼的捕捞死亡系数为1.63,总死亡系数为2.0141。利用Beverton-Holt模型计算不同捕捞死亡系数F下的渔获物平均年龄、平均体长和平均重量,结果显示:在tc等于1.50情况下,当F=0.7时,可以得到最大的渔获量,F0.7时,小黄鱼资源利用不足,F0.7时,小黄鱼资源到达了生长型捕捞过度阶段;当F=1.63时,当开捕年龄在3.0龄左右的时候,单位补充量渔获量达到最大,tc在3.0龄之前,渔获量随着开捕年龄的增大而增大,这一阶段表明小黄鱼的捕捞到达了生长型捕捞过度阶段,tc在3.0龄之后,渔获量随着开捕年龄的增大而减小,这一时期则表明小黄鱼资源利用不足。综合分析,建议小黄鱼合适的起捕年龄应为tc =2.25龄,适合的捕捞死亡系数F应为1.3。 东海区鳓鱼捕捞业中现行的F=1.24、tc=1.93使得东海鳓鱼资源已处于过度捕捞状态,小黄鱼捕捞死亡系数F往往在1.5以上,也造成了小黄鱼的捕捞过度。为了保护鳓鱼和小黄鱼资源建议逐年、逐步提高鳓鱼和小黄鱼开捕年龄并适当降低其捕捞强度,以更好地恢复东海鳓鱼和小黄鱼资源。
【图文】:

小黄鱼,东海


综合模型虑开捕年龄(tc)和捕捞死亡系数(F)的变化对小黄鱼资源-H 模型(式(7))计算在不同捕捞死亡系数、不同开单位补充量的渔获量。在估算过程中小黄鱼的最大年龄olt 模型所作的东海小黄鱼等渔获量曲线图可以看出(图 tc的增加,即网目尺寸的增加,达到最大单位补充量渔在增加,同时最大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也在增加,而当候,达到最大单位补充量渔获量的 tc 变化不明显,,在 增加到 3,tc 增加到 3.0,则单位补充量渔获量达到最大=3 时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差不多。查阅相关文献,小黄[38]。的分析,小黄鱼合适的起捕年龄应为 tc=2.25 龄,适合 1.3。

加速度曲线,鳓鱼,体长,生长速度


0.3889(0.2742)0.3889(0.2742)21 ttee[ ][ 21310.3889(0.2742)0.3889(0.2742)0.3889(0.2742) t+ t+ t+eee鱼体长生长没有拐点,体长生长速度和加速度曲龄增加而减小,1 龄时的生长速度是 5 龄的 4.7 体重的生长拐点为 2.2039 龄,拐点年龄时,鳓鱼体0.72 mm。图 1.1 和图 1.2 分别给出了鳓鱼体长、体系及其变化趋势。由图 1.1 可见鳓鱼体长生长速一致,最终趋向于零。图 1.2 可见鳓鱼在拐点年的增长而增大;到拐点年龄时,体重生长速度达度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慢。体重生长加速度则点时,生长加速度为零;拐点过后,生长加速度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S93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郁尧山;发展东海外海渔业[J];东海海洋;1983年01期

2 徐开达;刘子藩;;东海区大黄鱼渔业资源及资源衰退原因分析[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杜云艳;周成虎;邵全琴;苏奋振;;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环境的空间聚类分析[J];高技术通讯;2002年01期

4 沈金鳌,戴小杰;东海深海渔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2年05期

5 宓崇道;;东海区渔业资源现状及管理意见[J];海洋渔业;1997年03期

6 凌建忠;程家骅;刘敏;;东海主要经济虾类繁殖期和分布区域及其资源保护的探讨[J];海洋渔业;2004年01期

7 程家骅,林龙山;东海区鲐鱼生物学特征及其渔业现状的分析研究[J];海洋渔业;2004年02期

8 李建生;程家骅;;长江口渔场渔业生物资源动态分析[J];海洋渔业;2005年01期

9 林龙山;程家骅;凌建忠;;东海区底拖网渔业资源变动分析[J];海洋渔业;2007年04期

10 林龙山;王小勇;马春艳;;东海区小黄鱼总允许渔获量初探[J];海洋环境科学;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2650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650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f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