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牧制度对典型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17:22
【摘要】:本试验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家庭牧场尺度上,针对植物群落及主要种群对两种放牧制度的响应做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放牧制度导致群落相似性系数降低;划区轮牧提高羊草的重要值,降低大针茅的重要值;自由放牧提高大针茅的重要值,降低羊草的重要值。划区轮牧提高了草地群落地上现存量,划区轮牧区地下根系向上移动的趋势小于自由放牧区。(2)放牧制度对大针茅、羊草和糙隐子草的高度的影响不显著;自由放牧提高大针茅盖度、密度;划区轮牧提高羊草盖度、密度。 (3)划区轮牧能提高大针茅、羊草地上现存量;自由放牧提高了糙隐子草的地上现存量。偏干旱年份轮牧区植物含水量低于自由放牧区,植物形成的干物质高于自由放牧区,在正常年份两种放牧制度植物干鲜比无显著差异。(4)划区轮牧提高了大针茅和羊草的光饱和点,但对光补偿点影响不大,因此扩大了其进行光合的光强范围。放牧制度对糙隐子草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影响不大。放牧制度对大针茅、羊草和糙隐子草的光合日进程影响不大,都表现为双峰型。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S812.8
本文编号:2665383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S812.8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贾晋锋;不同利用方式对典型草原家庭牧场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65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665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