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与配置方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9 09:11
【摘要】:文章以淮河干流中游正阳关~洪泽湖段为研究对象,以流域内152个水文站1956~2012年长系列降水、径流资料为基础,在对区域内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水资源分布状况、历史旱灾情况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Morlet小波分析、Mann-Kendall检验、层次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域枯水期降水、径流演变规律及缺水态势进行探究。通过Mike Basin软件建立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分行业水资源配置模型,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枯水期水资源配置优化方案。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枯水期水资源演变规律。研究区域枯水期降水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较大(1100~1200mm),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偏小(800~900mm),九十年代初到21世纪降水量增加且变化波动较大(900~1100mm);枯水期径流量变化与降水基本一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速率较缓慢,约为0.61m3/10a(连续3个月枯水期)和0.22m3/10a(连续5个月枯水期),并存在着42a左右的演变周期。(2)枯水期缺水态势。研究区域连续3个月枯水期(12月~2月)20%、50%、75%和95%保证率下的缺水量分别为0、0.29亿m3、1.90亿m3和2.98亿m3;连续5个月枯水期(11月~3月)20%、50%、75%和95%保证率下的缺水量分别为0、0.48亿m3、3.62亿m3和5.69亿m3。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得分为-0.17分,略低于一般水平0.1分,水资源总体状况良好,但特殊干旱年抗风险能力偏弱。(3)枯水期水资源配置方案。现状年(2012年),以起调水位17.21m,正常蓄水位17.5m作为基本配置方案,该方案下除97%、95%典型年份以外的其他典型年份能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预测年(2020年),以起调水位17.21m,正常蓄水位18.0m作为基本配置方案,在该方案下,各典型年行业供水保证程度均达到100%。论文研究成果为探索淮河流域水资源演变规律,研究流域枯水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法及调度方案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思路。
【图文】:

技术路线图,用水矛盾,淮河干流,水资源配置


图 1-1 技术路线图Fig. 1-1 The flow chart of technique1.4 本章小结本章结合淮河干流中游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流域范围内枯水期呈现频次不断增加及用水矛盾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之下,通过对国内外在水资源演变规律及水资源配置领

分布图,分布图,最大落差,湖积平原


研究区域位于位于东经 116°54' ~118°23',北纬 32°49'~33°18'[14],地面最大落差 16m。区域地貌多为冲洪积平原、冲积平原,局部为湖积平原,,地势低平,坡度很小,总体走向为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区域内河道比降平缓,蓄排水条件较差。研究区域具体分布见图 2-1。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213.4;TV88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濮静娟;淮河中游洪涝的症结[J];海洋与湖沼;1988年01期

2 倪晋;;淮河中游输沙特性分析[J];江淮水利科技;2010年04期

3 陈墨香;;建立淮河中游凤台水文地质站的一般原则[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57年04期

4 毛世民;许浒;;洪泽湖对淮河中游河道纵剖面的影响[J];治淮;2009年02期

5 刘玉年;施勇;程绪水;栾震宇;;淮河中游水量水质联合调度模型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6 虞邦义;杨兴菊;倪晋;;淮河中游河道特性及治理对策探讨[J];江淮水利科技;2009年06期

7 马莉;;淮河中游淮南段二维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J];人民长江;2013年23期

8 杨兴菊;虞邦义;;淮河中游洪河口至浮山河段纵剖面演变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09年07期

9 金正越,毛世民;九十年代淮河中游泥沙继续减少[J];治淮;2000年05期

10 杨兴菊;虞邦义;;淮河中游河道近期演变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余彦群;张学军;丁翔;;淮河中游河道疏浚规模浅析[A];2012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汇总[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王立彬、姚润丰;淮河中游水位回落减缓[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家祥;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演变规律分析与配置方案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2 贲鹏;淮河中游蚌埠闸至老子山段河道水动力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70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670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b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