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基于GIS的水资源评价方法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02:13
【摘要】: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随着水资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和水环境质量的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倍受关注的资源问题之一。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水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是当前和今后长期的重要任务。而开展水资源评价,是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的依据,也是与水资源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前提。因此,开展水资源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论文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有关水资源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紧密结合三江平原实际情况,对该地区水资源进行了评价。主要内容包括: (1)针对该地区水资源的特点,分别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数量上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全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14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总补给量为70.32×10~8m~3/a,地下水可开采量55.94×10~8m~3/a;地下水现状开采量为51.22×10~8m~3/a,占全区地下水总补给量的72.84%,占全区地下水可开采量的91.56%。从全区分析,三江平原水资源较丰富,地下水尚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 (2)在全面介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原理的基础上,根据三江平原地区的实际情况,参考DRASTIC等方法的评价因子体系,初步建立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DRASCLP模型,即:地下水埋深(D)、含水层的净补给(R)、含水层的介质类型(A)、土壤介质类型(S)、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C)、土地利用率(L)和人口密度(P)。根据获得的数据资料及以上研究形成的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分别建立各个因子在各个评价单元的评分,得到研究区各个因子评分图,通过熵权系数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最后应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7个因子进行叠加分析,得出三江平原各地区的地下水脆弱性程度。 (3)详细介绍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内涵及影响因素,构建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阐述集对分析模型原理的基础上,采用集对分析法建立了三江平原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模型,并选取人均供水量、水资源利用率、耕地灌溉率、供水模数、需水模数、人均水资源量等6个相对性指标作为评价因素,综合评价了三江平原各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集对分析评价模型概念清晰、理论严谨、计算方法简便,与传统评价方法相比,它不仅能划分出水资源承载力的等级,而且可以确定该等级水资源承载力的联系度,从而更精细地反映各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相对于各评价等级的数量差异。 本论文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该论文的研究成果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是进行水资源规划的基础,对本地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现实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图文】:

等值线图,年径流深,等值线图,完达山


50~一300~之间。以西部小兴安岭与东部的完达山地区为最高,可达300~以上;松花江沿岸地区为最低,约SOn劝1左右;一般地区在100~一200~之间。Cv变化与年径流深呈明显的相反变化规律,一般在0.5一0.8之间。年径流深等值线见图4一3,4一4。图4一3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Fig.4一 3IsogramofaverageaimualrunoffdePth

等值线图,变差系数,年径流,等值线图


50~一300~之间。以西部小兴安岭与东部的完达山地区为最高,可达300~以上;松花江沿岸地区为最低,约SOn劝1左右;一般地区在100~一200~之间。Cv变化与年径流深呈明显的相反变化规律,,一般在0.5一0.8之间。年径流深等值线见图4一3,4一4。图4一3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Fig.4一 3IsogramofaverageaimualrunoffdePth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V213.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牛立;盲用GPS导航信息生成技术的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2 吕萍;建三江分局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世敏;基于GIS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模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殷雅玉;基于可拓学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综合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孟翠翠;基于GIS的滕州市水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6 高胜超;基于GIS的郑州市水资源评价系统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赵静;基于虚拟水理论的三江平原农业用水结构调整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8 姚巍;基于GIS的流域水基系统的管理决策系统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79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679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5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