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基于SD模型的铁岭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8 21:57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文献中关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进行总结,并依据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定义,并深度剖析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内涵及影响因素。 本研究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以2004年为基准年,整理分析了2004年铁岭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及水环境状况的基础数据,并基于水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角度,分析了铁岭市水资源的供需水平以及水环境状况,并利用vensim-PLE软件深入剖析了各因子之间的因果作用关系,建立了铁岭市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计算机仿真模拟,得出2010~2020年期间铁岭市社会、经济、水资源供需、水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趋势。本文选取模型的14个主要变量作为铁岭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通过分析处理仿真模型模拟值,对铁岭市未来1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按照现状发展型方案,保持现在的工业发展速度和环保投资,铁岭市的水资源供需差额越来越大,水环境污染也越来越重,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到2020年,水资源供需差额高达11.42亿m3,工业废水排放量将达到12727.3万t,水资源和水环境状况难以支撑铁岭市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现状条件下铁岭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具备可持续性。 针对现状发展条件下水资源承载力逐年下降的问题,提出改善铁岭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的三种优化配置方案(经济发展型、节水治污型和综合型发展方案),并对每个方案的水资源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水环境状况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评价了各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确定了综合型发展方案为铁岭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最优化方案。与现状发展型相比,到2020年,其工业GDP虽然降低了5.77%,但是工业废水排放量、点源COD排放量、非点源COD排放量、总COD排放量都分别减少53.29%、9.8%、20.56%、17.78%。从很大程度上控制了非点源污染,使铁岭市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大大提高了铁岭市水资源承载力。 最后,针对最优化方案——综合型发展法案,给出提高铁岭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图文】:

比较图,流程图符号,软件操作,界面


ironment Personal Learning Edition 的缩写)叫 Ventana 系统具有图示辅助建模、辅助思考的功能。E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软件专门的图示化符号编程,并建立模型。在Vensim中,身的符号语言建模的过程。只要在模型建立窗口画出系统工具条输入方程和参数值,就可以直接进行仿真模拟了。ndows下运行模型,由于系统的因果反馈机制,数据共享性出信息。型可以进行多情景方案分析。Vensim软件自身就有对模型中结构分析包括原因树分析和结果树分析和反馈列表。模分析,给出它随时间的变化图及变化表,也可以列举作用的比较图;可以将多次运行的结果进行比较,作为最终结即为Vensim软件操作界面及主要流图符号。

铁岭市,地理位置


第三章 铁岭市水资源系统现状境概况置理坐标为东经 123°27′~125°06′,北纬 41°59′~43°29′,地处辽宁岭市东部与抚顺市的清原县毗邻,北部与吉林省的四平市松辽县接壤,南部和西部与沈阳市的新城子区、法库县、康平县相980 平方公里,东西最长 134 公里、南北端宽 162 公里。铁岭市地隆起带上,,是沈阳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是沈阳经济区产业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V2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中民;情景基础的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分析理论及应用[J];冰川冻土;1999年02期

2 魏斌,张霞;城市水资源合理利用分析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本溪市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年04期

3 傅湘,纪昌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2期

4 惠泱河,蒋晓辉,黄强,薛小杰;二元模式下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研究[J];地理研究;2001年02期

5 陈守煜;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理论模型与方法[J];中国工程科学;2001年02期

6 陈兴鹏,戴芹;系统动力学在甘肃省河西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中的应用[J];干旱区地理;2002年04期

7 张鑫,李援农,王纪科;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年02期

8 余卫东,闵庆文,李湘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干旱区研究;2003年01期

9 陈昌毓;河西走廊实际水资源及其确定的适宜绿洲和农田面积[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年03期

10 王建华,江东,顾定法,齐文虎,唐青蔚;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与理论[J];甘肃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富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2 宁哲;我国森林生态与林业产业耦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3 滕朝霞;济南市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计算及其调控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兰;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及其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2 阿琼;基于SD模型的天津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冯静冬;包头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85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685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d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