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城市化发展背景下的湘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20:36
【摘要】:水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水资源供应紧张、污染加剧等问题,这对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 本文以2000至2011年城市化发展背景下的湘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年和2010年湘江流域各地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湘江流域城市化水平与水资源承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水资源承载力的大小主要受污水处理率、城市化水平、人均水资源量等指标的影响。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主成分载荷矩阵,可以发现第一主成分与污水处理率、城市化水平、产水系数呈较强正相关关系,与水资源利用率、人口密度呈较强负相关关系,这表明地区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城市化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最大;第二主成分与人均水资源量、万元GDP污水排放量、万元GDP用水量呈强相关关系,这表明人均水资源量、污水排放量、单位经济用水量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较大;第三主成分与人均生态环境用水量、降水量呈较强正相关关系,表明地区水资源总量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明显。以上结论说明水资源承载力的大小主要受污水处理率、城市化水平、人均水资源量等指标的影响。 (2)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及城市化水平差异下,水资源承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①在时间上,不同的年份相同的地市水资源承载力大小具有差异性。2010年相对于2000年,湘江流域内的郴州市、娄底市、株洲市、衡阳市、长沙市等5地市的水资源承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永州市、湘潭市2市的水资源承载力则有所上升。 ②在空间上,位于河流上游地区的地市水资源承载力较高,位于河流下游地区的地市水资源承载力较低。 ③在城市化水平差异上,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市水资源承载力较低,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市水资源承载力较高。 (3)城市化水平与水资源承载力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通过对城市化水平与水资源承载力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城市化水平与所选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其中在多项指标共同影响的情况下,人口密度、万元GDP用水量等2项指标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最显著,可以用回归方程:Y=-0.036X1+0.104X2来表示,当人口密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万元GDP用水量每增加一个单位会导致城市化水平平均降低0.036个单位;当万元GDP用水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人口密度每增加一个单位会导致城市化水平平均升高0.104个单位。这表明城市化水平与水资源承载力是相互影响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水资源承载力相关指标的上升或下降进而引起水资源承载力的上升或下降;同样,水资源承载力的提高或下降也会促进或制约城市化的发展。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以下提高湘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措施:1、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总体供水保障能力;2、协调好人口数量与水资源量之间的关系:3、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对水资源的管理;4、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5、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水环境的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V2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慧;蔡定建;许宝泉;余长林;;基于因子分析和熵权法的赣江源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3期

2 臧蕾;刘伟;李祚泳;;基于RBF的指标规范值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4期

3 陈凯;李就好;李永刚;屈寒飞;;汕头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2年07期

4 傅湘,纪昌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2期

5 鲍超;方创琳;;城市化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互动机理及调控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2期

6 张保成;孙林岩;;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06年06期

7 朱一中,夏军,谈戈;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8 段春青;刘昌明;陈晓楠;柳文华;郑红星;;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研究方法的探讨[J];地理学报;2010年01期

9 潘鑫;;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西安市城市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J];地下水;2011年05期

10 杨平;易卫华;邓沐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08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文超;城镇地区水资源(极限)承载力及其量化方法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培娟;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及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2 梅双纬;多目标算法分析研究水资源承载力[D];河海大学;2007年

3 胡晓蕊;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与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冯发林;湘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婧丽;水资源条件约束下大连市城市化进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6 解晓妍;湖北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00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00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f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