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水资源保护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7;F205
【图文】:
量中大约有 2/3 左右是洪水流量,形成江河的汛期洪水和非汛期的枯水。源空间分布不均,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以及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全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的超过西北递减至少于 50 毫米。北方地区(长江流域以北)面积占全国 63.5%国的 46%、耕地占 60%、GDP占 44%,而水资源仅占 19%(见图 1-1)。气候变化等影响,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发生变化,北方地区水资源明显 年来,全国地表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变化不大,但南方地区河川径流量有所增加,而北方地区水资源量减少明显。北方部分流域已从周期性的水成绝对性短缺。总体上说,我国缺水问题相当严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我国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持续增长。工业用水从 1980 年的 457 亿立方2004 年的 1229 亿立方米,增加了 1.7 倍。城镇生活用水从 1980 年的 68 亿立 2004 年的 361 亿立方米,增加了 4 倍多[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玉桃;任佳伟;吴柯材;;基于虚拟水的水资源管理研究[J];水利经济;2011年04期
2 本刊编辑部;;十二五: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J];太阳能;2011年02期
3 钟德明;;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管理框架的路径[J];WTO经济导刊;2011年07期
4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J];科技与企业;2003年09期
5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五)[J];科技与企业;2004年01期
6 ;科莱恩发布201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J];上海塑料;2011年03期
7 李丽南;温薇;;基于循环经济下水资源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1年36期
8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二)[J];科技与企业;2003年10期
9 李薇;宋国君;杨靖然;;中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政策分析[J];水资源保护;2011年04期
10 刘广迎;;“我”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卫平;刘新媛;;珠江片构建节水型社会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邵东国;贺新春;代涛;;农业水资源高效健康利用问题探讨[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水利分会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于左清;谷锦辉;;做好恩施州水文章 服务“两圈一带”发展[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4 黄永杰;;加强水行政执法 促进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实现襄樊经济可持续发展[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5 刘强;陈进;桑连海;;我国水资源综合管理问题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6 王忠法;;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7 刘强;杨永德;李英;;跨流域调水水资源管理问题分析及建议[A];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有;张静;杨薇;;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开拓水资源管理创新[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9 刘金罡;李杰;王黎生;;菏泽市城市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10 余永忠;王世文;;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 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苏强;严格水资源管理 保障可持续发展[N];淮南日报;2010年
2 记者 刘睿;加强水资源管理 保障可持续发展[N];商洛日报;2010年
3 黑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贯昌福;严格水资源管理 保障可持续发展[N];黑河日报;2010年
4 记者 岳冠文;建立水资源管理一体化保障体系[N];长沙晚报;2010年
5 忻州市水利局局长 田斌文;严格水资源管理 保障可持续发展[N];忻州日报;2010年
6 中山市水利局 副局长 康穗明;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N];中山日报;2010年
7 宁德市人民政府市长 陈家东;严格水资源管理 保障可持续发展[N];闽东日报;2010年
8 ;严格水资源管理 保障可持续发展[N];南昌日报;2010年
9 闫冲冲 程小草;严格水资源管理 保障可持续发展[N];黄山日报;2010年
10 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项祥一;严格水资源管理 保障可持续发展[N];驻马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伟群;黄河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3 胡建渊;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4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5 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6 蔡自力;可持续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陈军飞;城市生态系统诊断预警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张周堂;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9 王哲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我国环境税有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张安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华峰;推进我国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海斌;中国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杨斌;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与成都平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4 邢艾莉;对我国水污染防治的立法思考[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叶全胜;东江源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法律机制构建[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6 李科;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李艳峰;湖北省地表水资源的规划性保护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8 章卫红;引大工程供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9 刘修岩;马克思的经济发展理论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河南大学;2005年
10 塔娜;内蒙古镶黄旗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19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1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