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发布时间:2020-07-15 02:16
【摘要】: 山区小流域是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自然集水单元,是具有一定水文学特征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综合体。作为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进行的综合治理已在国内外普遍展开,小流域综合治理效果评价也随之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有关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并不多见。小流域是三峡库区基本地貌组成单元,小流域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是导致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展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这不仅能为该小流域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依据,而且对加快三峡库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是:总结、归纳已有研究成果,探讨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理论方法;在理论指导下,系统分析石碗溪小流域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土地资源特征、利用现状等,据此选择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指标,对小流域1996~2002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揭示小流域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1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分析 用GIS软件分析,发现小流域土地面积随坡度和海拔增加而增大。按坡度统计,<15°、15~25°、>25°土地分别占总面积的18.54%、27.30%和54.16%;按海拔高程统计,<500m、500~800m、>800m土地分别占总面积的22.46%、30.15%和47.38%。小流域林地、耕地、园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3.17%、23.39%和13.31%,且呈垂直分异性,林地集中在海拔高程800m以上的斜坡和陡坡,园地成片分布在海拔高程500m以上的缓坡和陡坡。 与有林地相比,小流域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均有一定退化。以有林地为基准,考虑容重、有机质、全量氮磷钾,计算土壤退化指数,负值表示退化。疏林地、天然草地、梨园、柑桔园、旱坡地土壤退化指数分别为-10.09%,-18.37%,-5.73%,-6.52%,-8.46%。 分析小流域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现其农业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不协调。小流域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利和工副业投入产出分析表明,种植业的社会总产值、净产值和社会纯收入所占比例均最大,说明种植业仍是主要行业,而林果业每百元物质消耗提供的净产值只有96.14元,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状态,这是由其效益的长期性决定的。 2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依据小流域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土地资源特征和利用现状,参考有关资料,采用频度统计、系统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选择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目标层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准则层为土地生产力不下降、生产稳定性、土地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指标层包括单位果园产值、有效灌溉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单位 西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目口皿....口目里皿..口.. 化肥施用量、农林牧渔产投比、土地管理综合特征指数等24个指标。 借助DPS软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小流域1 996~2002年的土地利用进行评价。主成分分 析产生11个综合评价指标,以此对小流域土地利用的土地生产力、生产稳定性、土地保护性、 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分别进行评价。发现小流域土地利用中,土地保护性呈下降趋势, 其他方面则是持续发展的。再以五个准则层为指标,对小流域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评价, 199卜200()2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分别为一3.43、一1.96、一0.95、一0.2、1.12、2.22、2.79, 表明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3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针对小流域土地利用及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结合小流域实际,提出几点对策,以为小 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一是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在 于提高林果、畜禽、蔬菜、牧草等特色产业的比重,即要调整优化粮经结构、品种结构和种 植结构,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采用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规模生产。二是充分利用资源优 势,应用景观生态学思想与方法,合理布局农林牧业用地。小流域上部,以水土保持为主, 发展林业;小流域中部,既要保持水土又要发展经济,经济林果业、林业和牧草业共同发展; 小流域下部,生产条件较好,可开展各种经济生产活动,但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三是加强农业投入,尤其是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如农产品精加工及综合利用、 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等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同时,还应大力推广沼气池、坡改梯、 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保护土地,改善生态环境。四要搞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信息服务铸 工作,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竞争力,增加收入。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外出务 工人员回乡创业,走“轴出一成才一积累一创业一共同富裕”之路。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X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湘,纪昌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2期

2 周万村;三峡库区土地自然坡度和高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1期

3 王顺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复合产业带的构建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3期

4 蒲艳萍;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方向与建议[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刘吉平,张丽勤,李江峰;我国土地持续利用亟待研究的几个问题[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3期

6 刘慧;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2期

7 赵跃龙,张玲娟;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1期

8 胡金明,刘兴土;三江平原土壤质量变化评价与分析[J];地理科学;1999年05期

9 郭旭东,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李俊然;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河北省遵化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1年04期

10 傅伯杰,陈利顶,邱扬,王军;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物理性质的空间变异[J];地理学报;2002年05期



本文编号:2755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55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0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