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农业水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7 19:49
【摘要】: 本论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农业水资源有效配置之道。中国的治水历史与华夏文明一样源远流长,其中农业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历来是中国治水事务中最为紧要的方面。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持续的人口增长和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加剧了水资源利用的竞争性和水环境的恶化,使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0%,提高其水资源配置效率成为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第一要务。 随着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快速推进,引入市场机制、创新配置手段来优化水资源配置的思路,得到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广泛认同。水权和水市场自然被视为农业水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问题是,在交易成本普遍存在的现实世界,农业水资源具有自然流动性、生命资源、经济资源和生态资源等多重属性,决定了完全界定产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总有难以界定的权利留在“公共领域”,因而,水权及其交易市场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主要问题;相对的,由一定的组织和集体行动协调机制将剩余权利所蕴涵的资源价值内部化为组织租金,可能是以最小化的交易成本实现水资源有效配置的更为现实的办法。本论文从寻求农业水资源配置低效率的根源而起,在回顾和反思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集体选择理论、福利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以交易成本为中心的农业水资源配置分析框架,展开了对农业水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分析。本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如下: 第1章导论旨在提出问题和介绍研究思路。本章概述了本论文研究背景,指出当代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危机和用水低效率并存的矛盾。在评论和反思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指出对农业水资源配置的组织条件认识的缺乏制约了人们对农业水资源配置低效率根源的理解和突破困境思路的拓展。然后,本章交代了本论文研究思路、假设、方法、内容,以及可能的创新。 第2章构建农业水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以新制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水利工程学等理论为基础,从交易契约的角度界定了农业水资源的交易特性,并以此为逻辑起点,采用交易成本分析方法,以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组织理论、福利经济学等理论为支撑,构建了农业水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分析框架,阐释农业水资源交易特性、水权制度、组织结构、组织行为和配置绩效之间的因果互动关系。 第3章研究农业水权制度有效性决定的内在机理。本章在回顾现代产权理论关于产权制度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机理基础上,探讨了农业水资源交易特性是如何影响农业水权制度的资源配置效率的;进而,构造了农业水权制度有效性分析模型,论证了农业水权制度有效性决定的内在机理:有效反映水资源交易特性及其相对价值的变化并被良好执行的水权制度才有可能激励配置决策者有效地配置农业水资源。针对中国灌区农业水权制度现状,运用模型解释了农业水权制度非效率的成因。最后,本章提出并论证了构建可交易农业水权制度和扁平化水权结构的设想。 第4章研究农业水资源配置组织的选择理论。本章从农业水资源配置组织的契约性质出发,探讨了配置组织有效边界的决定问题;根据组织治理结构与交易特性相匹配的交易成本最小化效率原则,本章提出农业水资源配置决策的交易成本最小化的组织结构将是相对有效率的,从而可以最大化农业水资源配置的社会福利,据此构建了农业水资源配置组织有效性分析模型,并运用模型分析了现行农业水资源配置组织存在的缺陷及其运行低效率的成因;进而,本章提出构建多元合作治理的农业水资源配置组织结构的思路。 第5章是农业水资源配置机制有效性的比较分析。在比较分析不同配置机制特点的基础上,构造农业水资源配置机制有效性分析模型,论证了任何单一的配置机制都不可能实现农业水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管制的市场配置机制是可能的有效机制;并通过经验实证分析了农业水价的政府决定机制的非效率;提出并论证了构建农业水资源特许经营配置机制有利于农业水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6章是农业水资源配置组织有效运行的机制分析。本章从农民用水户组织发展现状出发,主要采用交易成本理论和集体行动的逻辑理论,解析了农民用水户组织是完善农业水资源配置组织体系、大规模节约交易成本的制度需求。在对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发展困境实证分析基础上,指出组织定位、产权明晰度、制度供给和财政自生能力是制约农民用水户组织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提出中国农民用水户组织有效发展的对策。 第7章是基于农户的水资源配置行为实证研究。本章根据灌区农户灌溉用水的微观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以交易成本和集体行动合约选择为核心,分析了农业水资源配置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理,实证了现实经济制度条件下,农民联户合作灌溉组织是以最小化的交易成本实现农业水资源配置的有效组织形式。从微观层面揭示了适当的水资源配置组织是农业水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 第8章是本论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这一章归纳本研究的重要结论和观点,并对提高中国农业水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提出具体政策建议,包括构建扁平化的农业水权结构,加快可交易的水权制度建设,构建农业水资源多元合作治理结构,实施农业水资源特许经营配置机制,强化政府在农业水权制度、交易组织建设和农田水利基础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职能。最后,文章指出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交易成本与合约选择为主线,积极探索了农业水资源有效配置的制度条件和组织基础,为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提供了新颖的视角。论文在以下几方面可能有所创新:一是创新性地界定了农业水资源交易特性,构建了农业水资源有效配置的制度分析框架;二是首次实证分析了适当的组织结构是农业水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三是首次综合运用相关理论论证了农业水资源的有效配置机制;四是提出扁平化分权决策的农业水权结构的构建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323.213
【图文】:

变化情况图,总用水量,变化情况


地下水取水工程的总供水能力为6以刃亿m3左右。全国年均用水量在5566一5700亿m3之间,供水和用水基本保持平衡,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工业和城市高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将进一步削减明显不足的农业灌溉用水。如图1.1和图1.2所示:1997。。.。一卜一‘一才:。 ...骊骊 骊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农业用水里(亿立方米)))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总用水t(亿立方米 ))) ___}}}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月 ...................图1.1农业用水量与社会总用水量变化情况图Fig.1· 1VariationofWaterConsumPtioninAgrieultureandSocialTotalWater ConsumPtionintheSubs叫 uentYears资料来源:《中国水利年鉴》和《中国水资源公报》1997·2以抖年统计数据.年之后,农业灌溉用水量持续下降,而且农业灌溉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比例已经从1980年的88.2%下降为 2005年的63.8%。今后中国农业可用水量大致只能保持在

趋势图,农业用水,比例变化,趋势图


地下水取水工程的总供水能力为6以刃亿m3左右。全国年均用水量在5566一5700亿m3之间,供水和用水基本保持平衡,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工业和城市高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将进一步削减明显不足的农业灌溉用水。如图1.1和图1.2所示:1997。。.。一卜一‘一才:。 ...骊骊 骊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农业用水里(亿立方米))) llllllllllllllllllllllll.总用水t(亿立方米 ))) ___}}}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月 ...................图1.1农业用水量与社会总用水量变化情况图Fig.1· 1VariationofWaterConsumPtioninAgrieultureandSocialTotalWater ConsumPtionintheSubs叫 uentYears资料来源:《中国水利年鉴》和《中国水资源公报》1997·2以抖年统计数据.年之后,农业灌溉用水量持续下降,而且农业灌溉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比例已经从1980年的88.2%下降为 2005年的63.8%。今后中国农业可用水量大致只能保持在

水库引水,农户,费用,样本


者将另文分析。(l)各样本村的灌溉组织方式采用情况图7.1展示了2加5年四个村样本农户从水库引水的数量占总灌溉用水t的比重和农户从水库引水的费用占总灌溉用水费用的比重信息(为表达简便,下文将灌溉用水t、灌溉用水费用分别简称为灌水量、灌水费用),可以说明各村样本农户的灌溉组织方式选择和使用情况。之所以,个样本村农户的水库引水量所占比重与水库引水费用所占比重不一致,原因在于供水单位按支渠取水口计量水量和水费,农户离支渠取水口越远、渠系过水能力越差,由于中间流失、渗漏等原因,其实际所得水t与计t水量(或称名义水量)差距越大。这就导致农户的水库引水量所占比重与水库引水费用所占比重不一致,进而影响农户使用水库大水利或小水利灌溉方式的选择。!0080604O200河兴村黄堪村孙店村郝台村.样本农户的水库引水t占总滋水t的比重口样本农户的水库引水费用占总滋水费用的比,图7.1样本农户从水库引水的数t或费用的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珍,程世迎;辽宁省农业水资源展望[J];东北水利水电;2000年07期

2 韩素华,秦大庸,王浩;通过水价调整推进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4年02期

3 黄让堂,姚治君;河北省运东地区农业水资源合理调配[J];资源科学;1993年03期

4 李素英;节水型技术对农业水资源的替代[J];农业技术经济;1994年03期

5 张世法,李寿声,朱元生;关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科技导报;1999年04期

6 房军;袁维刚;张和喜;;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08年08期

7 余青;张和喜;房军;方小宇;李长江;;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8 孙洪鹏;韩若冰;程世迎;;辽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2009年02期

9 罗素梅;;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0期

10 郑家喜;农业水资源的约束及对策[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金忠;;农业水资源与前沿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2 李靖;文俊;;云南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问题及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周玉华;孙艳;;我国农业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对策[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邵东国;贺新春;代涛;;农业水资源高效健康利用问题探讨[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邵东国;贺新春;代涛;;农业水资源高效健康利用问题探讨[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水利分会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平;齐学斌;樊向阳;王国重;黄仲冬;;商丘试验区农业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研究[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曹俊杰;宋宝秀;吴佩林;;环渤海地区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及对策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8 周义;周力;熊伟;程进;刘宾;;新疆兵团农十师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梁剑琴;;农业水资源保护对策研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10 陈建;李云伍;李伟清;;山地丘陵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系统的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时启军 付强 李天霄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学院;构建区域农业水资源安全性评价体系[N];中国水利报;2009年

2 樊群;政府有效配置资源的尝试[N];广东建设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吴光军;大橡塑搬迁将实现无效资产有效配置[N];上海证券报;2008年

4 夏华;有效配置企业人力资源[N];新疆日报(汉);2003年

5 王金霞 黄季q;水利改革中的悖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6 记者 王蔚蔚;加强土地管理 有效配置土地资源[N];巢湖日报;2007年

7 唐伟群 康华;我国水资源有效配置的对策建议[N];经济日报;2004年

8 记者 常丽君;农田灌溉50年 用水量下降面积增加[N];科技日报;2009年

9 武卫政;环保“组合拳”如何不落空[N];人民日报;2008年

10 中国人民银行南部县支行行长 陈贵远;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N];经理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培衢;农业水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 雷波;农业水资源效用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李曦;中国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4 徐征和;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夏建国;四川农业水资源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王学渊;基于前沿面理论的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刘布春;河套灌区农业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石丽忠;辽宁省农业水资源评价与优化配置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9 刘渝;基于生态安全与农业安全目标下的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0 杨进怀;基于3S技术的流域农业水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文光;基于.NET的农业水资源效用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姚兴柱;四川丘陵区农业水资源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3 余鹏;论我国城市公共用地的有效配置[D];中南大学;2005年

4 马云峰;丘陵山地农业水资源分配决策支持系统研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5 卢震林;典型干旱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6 高惠嫣;华北井灌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农业水资源优化模型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年

7 李科;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宋宝秀;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环渤海经济圈农业水资源保障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9年

9 刘爽;基于水资源安全的节水高效种植制度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10 贾述;山东省农业水资源保护及循环利用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06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06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c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