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评价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5 16:24
在资源短缺的压力下,为了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和健康地发展,中国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是我国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也是当前极为迫切的任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保障。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同时也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作为定量评价和分析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情况和发展态势一个手段。通过指标体系序列,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预测和掌握未来发展态势和走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调控或系统结构的调整。因此构建资源节约型指标体系对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就是作者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评价方法研究作为本文主题的原因。 本文的具体结构如下:第一章阐述了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出的背景、内涵、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若干国家在资源节约上的一些具体做法;第二章在分析了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构建原则,并在借鉴了我国目前这一方面一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三章中介绍了两种综合评价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评价方法,即熵值法和因子分析法。第四章根据一些可获得的相关数据对福建省2000年至2005年资源的节约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第五章就福建省现在的情况提出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一些对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阅读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相关著作和文献,比较详细地概括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构建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指标体系;在构建的指标体系基础上,根据一些可获得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205
本文编号:2819193
【学位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F205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J];;年期
2 ;[J];;2013年08期
3 许鞍铭;;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文史博览(理论);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2819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19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