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水资源价格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4 13:42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重要的环境资源。水危机已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损害人类健康,阻碍经济发展,危及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过低的水价是引起水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现实的抉择必须将水资源纳入市场,用经济激励优化配置水资源。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针对传统资源价格理论的缺陷,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价格理论基础,运用多种价格理论及微(宏)观经济的有关理论,采取比较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水资源价格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资源价格体系及定价方法。 本文的主要内容:首先,从水资源的自然分布特点出发,分析全球、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状况,表明水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污染和地下水超采是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分析我国水价现状、问题及原因,探讨了补贴影响及水资源产权局限,指出水价过低、产权不明是水资源管理缺乏效率的原因,提出了水价制定原则。然后,在马克思主义资源价格理论与西方经济学资源价格理论的比较研究基础之上,着重讨论了水资源价值的内涵,指出水资源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强调生态价值的重要性;水资源价格应反映资源的社会成本,并详细论述了使用者成本概念及在水价中的意义。第四章对污水来源、污水控制及外部效应(污水损害)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水污染作为生产与消费活动的副产品和作为技术外部性在水资源定价中占有重要位置,水价必须将水量与水质完整地整合在统一体中。第五章重点论述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模型在水资源定价中的应用,与此同时,对构成要素即边际生产者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边际环境成本进行了估算和评价;并以赤壁市水价为例,分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模型的准确性及可操作性。最后提出水价的公共政策并强调注重效率、公平与权益,即水价制定要有利于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协调、稳定均衡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结论:(1)充分认识水资源的经济价值。水资源作为公共资源,我们要从观念上把水资源当作一种经济物品而非自由物品,植根于我们的社会文化传统;在经济生活中把水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计入生产成本。(2)补贴使价格不能准确地传达资源稀缺、生产成本和消费成本的真实信号,以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导致资源过量消耗、生态破坏。当务之急是减少和取消补贴。(3)产权明晰、水权交易是水资源走向市场的必然。由于水资源的流动性(开放性资源)使得水权难以明晰,实行资源流域管理一体化、水利工程投资多元化、环境资源保护产业化为水资源产 博士论文水资源价格问题研究 权明晰提供了一种思路。(4)随着环境资源的相对稀缺,人们对生态价值的认识和 对环境的支付意愿越来越高。(5)水资源定价应重视资源在不同世代的开发利用, 考虑使用者成本。使用者成本主要涉及资源财富在不同时期、不同世代之间分配。 使用者成本在有效配置下以r的比率增长,以使资源分配在现在和未来之间保持均 衡。(6)污水作为技术外部性普遍存在于经济生活中,它也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 水污染在水资源定价中占有重要位置;水价必须将水量与水质完整地整合在统一体 中。(7)以边际机会成本定价,考虑资源的代际分配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符合可持 续发展目标。(8)水价政策还必须与产权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法律制度的健全同 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水资源持续利用、永续发展。
【学位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1
【中图分类】:F12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剑勇;水资源价值模型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5年01期

2 杨建国;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价格动态模型[J];开发研究;2003年02期

3 靳思源;邓觉新;靳思源;;工程水文及水资源[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88年02期

4 张奔;;把水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来认真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8年01期

5 ;双月文摘[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2年01期

6 高继宏;;水资源:干旱区城市发展的首要环境因子[J];世界科学;1992年06期

7 张家诚;水分不足地区降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式[J];应用气象学报;1994年04期

8 ;前言[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996年02期

9 姚德仓;利用市场经济功能推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J];甘肃理论学刊;1996年04期

10 刘昌明;我国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莲;杨平;;贵州省人口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2 梁瑞驹;王浩;杨小柳;;水资源科技的发展与展望[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3 陈露;;水与食品加工[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黄霞;董邦俊;;水资源的刑法保护[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5 郭杰昌;;北仑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东盟水电事业的合作和发展[A];广西水利厅厅庆征文选集(1)[C];2004年

6 张美玲;陈昭玉;夏云海;;滕州市近50年水资源的气候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杨金莲;朱浩;刘擎;闫雍;陈娇;;岳阳市水资源特征及合理利用开发与保护的思考[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陈成金;程祖德;;论海岛水资源开发配置保护管理[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郁淑华;;利用气象条件开发西部水资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曾鹏九;;水资源的战略结构调整——论南水北调工程[A];岩土钻掘技术在资源、环境和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学术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评论员;加强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N];中国水利报;2002年

2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 薛建枫;加强珠江水资源的流域管理[N];中国水利报;2003年

3 湖北省水利厅;2000年湖北省水资源公报[N];湖北日报;2001年

4 林芳曜;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关注水资源[N];人民日报;2004年

5 ;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N];文汇报;2003年

6 狄方;非常规水资源为天津“解渴”[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崔立勇;我国用6%的水资源和不足10%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8 陈守煜(大连理工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利用海水资源不仅仅是为了补充水资源[N];中国水利报;2006年

9 通讯员 郭嘉轩;我省人均水资源接近国际警戒线[N];湖北科技报;2006年

10 天同证券 张锐;水资源股为牛市输送能量[N];上海证券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祖海;水资源价格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2 王顺久;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宋松柏;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雷玉桃;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5 冯宝平;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6 赵斌;基于水丰度的区域水资源利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7 岳春芳;东南沿海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4年

8 陈茂山;海河流域水环境变迁与水资源承载力的历史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年

9 姜纯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配置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姜文超;城镇地区水资源(极限)承载力及其量化方法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旗;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水资源定价方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文瀚;喀斯特地区水资源价格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3 米松华;建立黑龙江省新型水资源补偿机制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4 吴洪寿;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5 李清平;山东省沿黄地带浅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6 柳建平;河西地区水资源配置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伟东;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及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付忠志;昆明市污水资源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梁慧稳;流域集成化水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10 冯业栋;重庆市水资源现状及节水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25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25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e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