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资源环境视角的江苏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08:21
   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在总结了当今世界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关系中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人类对自己今后发展道路的一种选择。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课题。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立足于资源环境视角,研究了江苏省的产业发展。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综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及其在我国的实践,阐明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经济发展及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内涵,论述了产业发展的特点、趋势,以及产业政策的作用。 第二部分探讨了江苏产业发展的轨迹,实证研究了江苏三次产业发展的总体规模,三次产业对江苏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拉动率,以及江苏产业结构的变化。 第三部分综述了资源承载力研究的理论成果,论述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生态足迹方法原理,对江苏省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江苏省存在着严重的生态赤字,进而研究了生态赤字下的江苏土地供应状况。概述了相对资源承载力量化研究方法,并按照国内常用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指标实证分析了江苏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状况,发现江苏省的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呈现较大的上升趋势,且始终处于富余状态,大大高于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其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也大大超过了土地资源对综合承载力的贡献。从资源承载力的视角提出了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对策。 第四部分研究了江苏省水资源利用状况,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污染及相应的产业特征,提出了环境治理对策。从能源消耗与GDP增长的关系,研究了江苏省的环境承载力,表明江苏省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又是耗能大省,能源消费总量保持快速增长,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有所下降。并进一步以作为能源消费主体的工业为重点,分析了江苏工业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探讨了江苏经济节能降耗的产业政策。 第五部分是论文的落脚点,从江苏实际出发,就大力推进江苏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江苏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江苏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对江苏产业健康良性的发展有所裨益。
【学位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127;F205
【部分图文】:

相对资源承载力,江苏省,演化过程,承载力


图3.11978~2006年江苏省现实承载力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演化过程3一5是以全国(不含港、澳、台)为参照区,测算的江苏省内各地区源承载力状况。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以下特征。(1)苏南大部分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都处于富余状态。由表3.6可知,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南京、常州、镇江、扬州、南通七市综合资源年的人口数量,处于资源承载富余状态。其中富裕人口数量最大的是1007.4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量的163.53%;富余人口数量最小的是南.9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数量的3.76%。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梁幸平;孙君;;江苏省产业转移与中小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研究[J];商业时代;2012年30期



本文编号:2826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26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8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