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水资源短缺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9 18:23
用水量的增长、降水的减少及水污染的加剧是限制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现场调查、分析总结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房山区的水资源现状和水环境特征,分析了房山区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全区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善于处理那些难于完全用定量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特点,建立了房山区水资源短缺对策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各种解决措施权重的调整,得出各种措施相对于总目标的排序值,由此提出了水资源短缺对策,即通过节约用水、强化水资源管理、水库蓄水调节地表水、中水利用、汛期回灌地下水、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小型蓄水工程蓄水、过境水利用、南水北调水利用等措施,使水资源在地区的不同产业、不同部门进行重新分配。从理论上解决了由于水资源在地域上和时间上分布不均匀造成的用户需水和供水之间的矛盾。研究结果表明,用层次分析法对房山区水资源的分析在理论上和技术途径上是可行的,对解决房山区水资源紧缺问题具有指导意义,为房山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TV213.4
【部分图文】:
圈3一7房山区平耳区地下水位~降水.分析阳根据房山区的实际情况,在消耗项中,人工开采量占总消耗量的9%0以上,是消耗项中的决素,也是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开采量与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请见地下水位~开采量分(图3一8)。由于数据点比较少,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但还是可以看出,开采量大的时候,F水位卜降得比较多,同时从图中也可以看出,自1995年以来地下水位随着开采量加大而呈卜降趋势。
44444合计计240196874441874447433316429953000225608958882234201277729537113666290248028884.2用水量分析从图4一l至图4一5可以看出,房山区各业用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0年与1980年相比上升幅度为27.%6。其中工业、生活用水量明显增加,增长幅度分别为1980年的23倍和42倍,农业用水量上涨幅度不大,仅为8.%5。但农业用水在各业用水中所占的比重仍很大,由1980年的97.%2下降到2000年的77%。虽然耕地面积自1980年至2000年下降了近10万亩,但农业用水量却增加了,一方面与降雨量的逐年减少、灌水量增加有关系,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发展农业节水灌溉以来
本文编号:2830089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TV213.4
【部分图文】:
圈3一7房山区平耳区地下水位~降水.分析阳根据房山区的实际情况,在消耗项中,人工开采量占总消耗量的9%0以上,是消耗项中的决素,也是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开采量与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请见地下水位~开采量分(图3一8)。由于数据点比较少,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但还是可以看出,开采量大的时候,F水位卜降得比较多,同时从图中也可以看出,自1995年以来地下水位随着开采量加大而呈卜降趋势。
44444合计计240196874441874447433316429953000225608958882234201277729537113666290248028884.2用水量分析从图4一l至图4一5可以看出,房山区各业用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0年与1980年相比上升幅度为27.%6。其中工业、生活用水量明显增加,增长幅度分别为1980年的23倍和42倍,农业用水量上涨幅度不大,仅为8.%5。但农业用水在各业用水中所占的比重仍很大,由1980年的97.%2下降到2000年的77%。虽然耕地面积自1980年至2000年下降了近10万亩,但农业用水量却增加了,一方面与降雨量的逐年减少、灌水量增加有关系,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发展农业节水灌溉以来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艳娟;小流域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0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3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