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淀山湖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及主要经济鱼种的生物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4 05:10
   淀山湖位于上海、江苏、浙江三个地区的交界处,北纬3l°04’-3l°12’;东经120°53’-121°01’,是上海市郊最大的淡水湖泊。淀山湖同时兼备调节径流、农田排灌、交通航运、水产养殖、景观休闲、水上运动等多种功能,在上海市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些年来,淀山湖水生生物种类逐步下降,一些反映水质的指示种类甚至消失,传统的经济鱼类资源也遭到破坏,整个淀山湖的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针对淀山湖生态系统的恶化,1985-2005年进行了围网养殖的措施,但已被证明会导致水质下降。自2005年来,上海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淀山湖的鱼类增殖放流,主要放流鱼种为鲢鱼和鳙鱼,其功能主要定位于渔民增收和生态修复,已初步取得较好的成果为提高渔民收入,促进水域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湖区渔业资源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淀山湖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资源衰退、过渡捕捞、水质下降等。鉴于此,本文借助“上海市内陆水域鱼类增殖放流和效果评价项目”和“淀山湖水生生物资源本底调查项目”,利用2006年到2011年的调查数据,对淀山湖渔业资源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对主要经济鱼种的生物学,渔获率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以期为淀山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使下一步淀山湖增殖放流能更有序、更有效的开展。 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6月-2011年3月间对淀山湖进行了10次刺网和10次虾拖网调查,搜集调查的鱼类样品共有41种,分别隶属于9目,18科,35属。其中以鲤形目鱼类占优势,共计3科21属26种,占总种数的47.82%。相对多度显示,淀山湖优势种为刀鲚、斑条鱊和子隣栉鰕虎鱼,分别占样本个体总数的32.52%、20.26%和16.45%。与历史上的几次调查相比,种类较少。但跟2006年孙菁煜、戴小杰调查相比,种类有所增加,但是鱼类小型化现象较严重。导致鱼类小型化的重要原因是酷渔滥捕,许多经济鱼类包括一些大型的肉食性鱼类的繁殖群体锐减,小型鱼类种群量猛增;另外和增殖放流也有关系。 2011年3月份和2010年7月份的多样性指数较高,而2011年1月份的较低;而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变化幅度不是非常明显。从6月份开始,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到1月份时为最小,然后又呈现上升的趋势。季节性差异较为明显。淀山湖各站点之间多样性指数差异并不明显。 刺网的选择性较强,网目的大小对渔获物影响较大。通过对比发现,刺网网目尺寸越大,所捕获的渔获物种类及数量就越少;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随着网目增大而呈现减小的趋势,也就说明网目越小,对淀山湖鱼类资源的破坏就越严重。经济鱼种鲢和鳙主要出现在8cm和10cm刺网网目中,而在4cm和6cm网目中则很少出现。所以如果要更好的保护淀山湖鱼类资源,就要严格控制刺网网目尺寸。 与其他水域相比淀山湖鲢和鳙生长速度较慢。增殖放流量过大、虾拖网捕捞、鲢和鳙的生活环境变化是导致淀山湖鲢和鳙生长速度较慢的主要原因。鲢、鳙主要以蓝藻为食物,淀山湖鲢鳙的夏季肥满度较高,鲢和鳙的增殖放流对蓝藻水华爆发有一定的抑制功能。 经济鱼种鲢鱼和鲫鱼的渔获率都随着月份变化而呈现慢慢减小的趋势,季节变化较为明显,这与捕捞和季节都有关系。鲤鱼和鳙鱼的渔获率一直都比较低,月份变化并不明显。 为了更好的管理和利用淀山湖渔业资源,需要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加强禁渔期、禁渔区和渔具渔法管理、实行采捕规格和网目尺寸限制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渔业资源管理措施,以达到淀山湖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学位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S931.1
【部分图文】:

点分布,淀山湖,刺网,渔船


图 2-1.淀山湖调查站点分布图Fig2-1.Sampling sites of Dianshan Lake调查渔船使用渔民在淀山湖捕鱼作业的渔船,共 4 艘。渔船长度 6 米,利用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鱼类资源调查主要分为刺网、虾拖网两种方式。)刺网调查每月调查一次。刺网作业的调查站点按图 2-1 所设,刺网分别采用网目尺层刺网(网目尺寸见表 2-1)。记录每次作业的渔获种类、各种类的总重机采集样本进行生物学测定;同时对捕获的到放流种类,选择个体损伤比进行现场标记和体长体重测量,然后再次放入湖中。表 2-1. 淀山湖资源调查船刺网网具规格Table2-1.Gillnet standard of Dianshan Lake网网目尺寸 cm网片高片

示意图,淀山湖,虾拖网,示意图


网调查调查一次。虾拖网作业与刺网作业的站点一样,并同步进行。获种类、各种类的总重量,并随机采集样本进行生物学测定。表 2-2. 淀山湖资源调查船虾拖网网具规格Table2-2.Trawl net standard of Dianshan Lake网囊网目cm 网口高 m 网口宽 m 网长 m 2 1.5 2.0 32(顶据处理和分析

鲢鱼,体长组成,淀山湖,长图


图 3-3.2006-2010 淀山湖鲢鱼体长组成Fig3-3. The body length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silver carp in Dianshan Lake during 2006- 20100510152025303540452006 2007 2008 2009 2010年份平均体年/cm长图 3-4.2006-2010 年长江口鲢平均体长Fig3-4. Average body length of silver carp by year 2006-20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信,钱玲妹,李建英,黄汉荣;淀山湖河蚬性腺发育分期的研究[J];动物学报;1988年04期

2 张秀宝;吴生发;;淀山湖对局地气候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报;1988年04期

3 张静仪;张思农;;淀山湖水量的初步研究[J];湖泊科学;1992年04期

4 由文辉;淀山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研究[J];湖泊科学;1994年04期

5 闵秋宝;淀山湖太湖形成的古生物证据[J];地理研究;1987年04期

6 宋海棠,丁跃平;浙江沿岸和近海渔场渔业资源结构变化的探讨[J];东海海洋;1988年03期

7 刘绍平,陈大庆,邱顺林,黄木桂;三峡工程与长江渔业资源动态监测[J];水利渔业;1999年03期

8 夏文凯;吴小平;刘家寿;李钟杰;张堂林;叶少文;李文祥;;武湖的渔业资源及渔业利用初步意见[J];水利渔业;2007年06期

9 远卓;;甘肃省组织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J];现代渔业信息;2008年09期

10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农业部黄渔委联合举办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行动[J];现代农业;2009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思思;人为影响下渤海渔业资源的衰退机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2 程曦;淀山湖氮磷营养物与浮游藻类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马徐发;道观河水库渔业资源、环境和生态学管理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4 苗振清;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刘勇;渔业资源评估抽样调查方法的理论探讨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过龙根;大型浅水富营养湖泊—巢湖的渔业生态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05年

7 张志红;淀山湖类毒素-A污染状况及其神经毒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王迎宾;应用实际种群分析(VPA)求解鱼类自然死亡系数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毕建国;中国现阶段渔业补贴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江红;东海渔业生态系统及其保护区情景模拟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超;淀山湖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及主要经济鱼种的生物学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2 殷旭;南宋淀山湖区圩田水利系统的初步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扬;淀山湖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及其应用[D];东华大学;2012年

4 廖容云;两个体博弈具有叉河的公共渔业资源的动力学模型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5 王雷;渔业资源物权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张兴起;多个体博弈多代共存的公共渔业资源的模型及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屈铭志;淀山湖微囊藻种群时空特征研究及预警意义[D];复旦大学;2011年

8 冯德祥;淀山湖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特征的ECOPATH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施文;淀山湖水生植被动态格局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卢嘉;基于ELCOM-CAEDYM耦合模型的淀山湖营养物调控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0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40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f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