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广州耕地资源变化及其动态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7 11:00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是农业生产基础资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方面对土地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耕地资源在各种需求的压力下经历着高强度的利用方式和质量的变化。因此,展开耕地资源变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选取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市作为研究区域,其耕地资源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以1950~2004年长时间序列耕地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方法对研究区耕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区域背景下,广州耕地利用变化呈现出:耕地数量的锐减、耕地相对变化时空区域差异大、耕地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等重要时空动态特征。同时,利用系统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针对研究区耕地利用变化的动态机制展开研究,明确了人类活动作为耕地利用变化主导驱动力的地位,并以城市化和经济非农化在耕地利用变化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为研究切入点,着重分析了人口、经济发展与耕地变化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人口和城市化、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收入提高等社会经济因子对耕地转化的突出作用。 在前述对广州耕地利用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建立动态仿真模型,以2000年为模拟基期,依据系统控制变量的不同,重点探讨了自然模式、经济加速发展模式、经济协调发展模式三种情景下的耕地利用变化情况,实现了对广州市2000~2020年耕地利用变化的模拟和预测,从而不仅为合理、有效利用区域耕地提供了依据,而且也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学位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F323.211;F224
【部分图文】:

仿真软件


(C) (D)图 5-1 SD 仿真软件 Powersim2005 工作窗*Fig.5-1 The working windows of SD software-powersim20055.2 耕地利用变化 SD 模型的建立过程系统模型的建立有一定的规范和过程,主要包括认识系统,分析系统结构,建立数学模型系统,调试计算机模型,模拟试验,结果评价等步骤[55](图 5-2)。首先在分层次构建子系统的 SD 模型基础上,构建系统模型群,依据所收集的资料,确立系统的边界,参考有关专家对系统内部因素之间关系的论述,应用 SPSS 等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确立系统内部因果关系;然后运用多种方法确定系统的参数,进行系统的检验和灵敏度分析,找出系统的控制变量或参数;最后进行动态模拟及结果分析评价。

因果关系图,因果关系图,情景,广州


图 5-4 广州耕地利用情景变化 SD 模型因果关系图Fig.5-4 The cause-consequence framework of cultivated landscenario change SD model of Guangzhou体反馈回路反映了耕地利用系统的总体因果关系,其中包含多个正、负过人口、耕地、粮食、投资等主要物流和信息流的嵌套与制约,产生自从而使系统保持动态平衡和稳定发展,亦可通过人工调控改变系统运行4 系统流程图馈机制图从宏观方面清晰地描述了耕地资源系统结构的总体脉络,但没馈结构内部的基本组成及其变量的性质。地利用仿真系统比较复杂,组成的各子系统除了系统内部的系统联系,统发生联系,所以系统的边界模糊,不易确定。针对研究问题的需要,

仿真软件,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州


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吴涛:广州耕地资源变化及其动态仿真研究------------------------------------------------------------------------------------------------------------------J14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柯新利;;崇阳县耕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析及对策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张红侠;;国内外有关土地利用和耕地资源的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2006年02期

3 蔡银莺,张安录;武汉市耕地资源非农化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4 程久苗;祝小迁;;安徽省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土壤;2009年03期

5 徐静;四川省耕地资源总量动态平衡研究[J];农村经济;2003年11期

6 陶泽良;刘岚;;耕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7 范辉;王义民;;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等级差异变动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马艳萍;;我国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状况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7期

9 王国强;;河南省耕地资源有实现1300亿斤粮食生产目标的能力[J];资源导刊;2011年06期

10 胡建平;;保护耕地资源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基础[J];青海农林科技;199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蓓蓓;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2 黄成毅;成都平原耕地资源系统协同性分析与调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3 田有国;基于GIS的全国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及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4 黄凤兰;保障粮食安全条件下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间模型及政策模拟[D];兰州大学;2008年

5 佟小刚;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6 赵昶灵;几个梅花品种花色的时空变化、花色苷的分子结构和F3'H克隆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7 贾士靖;农业资源的现代化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8 侯力;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耕地资源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陶文芳;西安—咸阳地区土地覆被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袁力;土地格局时空变化对扎龙湿地鹤类生境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斐;河北省山区耕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2 宁文波;陕西省耕地资源安全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颖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对策[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4 何浩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4年

5 孙小芳;福建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分区及其评价[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6 范丽丽;干旱区绿洲后备耕地资源开发安全性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7 张红侠;张掖绿洲耕地资源时空变化与驱动要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冯彬彬;河南省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田晓红;山西省永济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10 吴俊峰;山西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73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73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5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