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廉江市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及空间布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4 06:43
   耕地后备资源是耕地的重要补充来源,在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GIS技术,本文以广东省廉江为例,对其耕地后备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了廉江市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和分布状况,结合廉江市的实际,对评价因子进行分级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自然、经济以及生态因素的权重。然后根据评价图斑的属性数据,结合上述评价体系,确定每个评价单元各个因子的得分,再通过指数加权模型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总得分。将分别计算出的每个单元综合适宜总分作为评价单元适宜性等级划分的依据,确定各单元的适宜性等级。 根据实际情况和已有数据资料,采用经验法确定评价因子的分级指数,并根据评价指标对耕地自然适宜程度的重要性确定权重系数。根据评价因子对耕地自然适宜的影响程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各个因子进行分级量化,评价结果表明:廉江市自然适宜性耕地后备共有资3050.74hm2,由三个等级构成,其中一等耕地后备资源1270.88hm2,二等耕地后备资1705.48hm2,三等耕地后备资源74.38hm2,分别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41.66%,55.90%,2.44%;廉江市经济适宜性耕地后备资共有3050.74hm2,由三个等级构成,其中一等耕地后备资源1174.63hm2,二等耕地后备资1801.73hm2,三等耕地后备资源74.38hm2,分别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38.50%,59.06%,2.44%;廉江市生态适宜性耕地后备资共有3050.74hm2,由三个等级构成,其中一等耕地后备资源1036.64hm2,二等耕地后备资1940.25hm2,三等耕地后备资源73.84hm2,分别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34.38%,64.37%,1.25%。总体来看,廉江耕地后备资源其主要地类为荒草地、滩涂和沙地。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1、构建了廉江市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体系。 将耕地的自然、社会、经济要素纳入评价体系,充分考虑耕地的各种功能,对其多目标适宜性做了评价,以避免在市场条件下单纯从经济方面评价耕地效益,而忽视耕地利用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在确定耕地后备资源生产功能的基础上,显化耕地后备资源的生态和社会功能,防止在土地资源配置中把耕地作为低价值的用途转变为建设用地的情况,从而尽量规避由于土地的用途转换而带来的社会价值损失,评价结果可为耕地后备资源的的开发、整理和复垦提供参考。 2、评价结果表明廉江市一等和二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条件较好,受到的限制较少。如果开发为耕地,能够保证粮食的产量。三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难度的较大,经过大力改良后预计作物产量不高;若改良不当可能会产生土地退化或其他严重后果。
【学位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F323.211
【部分图文】:

比例图,小计,水利设施,农用地


地类积.ll’全市土地总面积111‘各类十总面积合计用地小计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它农用地4259830.303411203.801349513.90464092.901454755.70361.40小计居民点及_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142479.90573377.00379558.50100.00%80.08%31.68%10.89%34.15%0.01%3.34%13.46%8.91%100.0039.5613.6042.650.01%4.18%100.0066.20用地22531.100.53%4.02%3.93%171287.4029.87275249.50用地小计未利用土地其它土地100.0083420.20191829.306.46%1.96%4.50%30.3169.69

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农用地,比例图


牧草89%图3一l廉江市各地类所.1.‘比例图Fig3一 1Lianjiangsharearoundtheelassdiagram3.2.2土地利用空间分布(l)农用地2008年全市农用地共3411203.8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0.08%。其中林地

空间分布,林业科技,硕士学位论文,适宜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新民镇2183.89465.23雅塘镇431.71594.3,2808.552377.321.,‘,、l,石飞︸l,4几,AAAAAAAAA营仔镇4.77%1.02%0.00%0.94%1.30%0.00%6.14%5.20%0.00%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灵;干旱绿洲区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3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83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9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