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流域鱼类资源现状、空间格局及其生长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6 02:18
洱海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泊,是滇西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鱼类既是渔业的主体,同时也是反映水生态功能的重要生物指标。本研究对洱海鱼类生态调查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综述,并通过深入地实地调查:在较全面地掌握洱海鱼类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鱼类的特征参数,包括群落结构、空间格局、生长特性、形态差异等进行了研究,较为真实地反映出了洱海的鱼类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渔业发展建议。主要结果如下(1)洱海原有鱼类区系已经被长江中下游鱼类区系所取代。洱海现有鱼类23种,隶属于6目9科。在种类组成上以鲤科鱼类最多,有14种;鰕虎鱼科2种;鳅科、合鳃科、塘鳢科、鳢科、青鳉科、胎鳉科、银鱼科各1种。在数量组成上以鰕虎鱼种群最为庞大:太湖新银鱼次之;重量组成上以鲢、鳙渔获量最高,其次为鰕虎鱼和太湖新银鱼;鲫、鲤等原有定居型鱼类渔获量下降;外来鱼类成为洱海渔业主体。在洱海现有的23种鱼类中,仅5种为原有种(鲫、泥鳅、黄鳝、中华青鳉、大理裂腹鱼),其余19种均为外来种,并且其中有5种(子陵栉鰕虎鱼、波氏栉鰕虎鱼、麦穗鱼、黄黝、太湖新银鱼)已经成为入侵种。本次研究还新记录到1种高危入侵物种——食蚊鱼。(2)洱海鱼...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洱海鱼类生态研究综述
1.1.1 鱼类分类及其区系结构
1.1.2 鱼类资源动态变化
1.1.3 鱼类生物学特征
1.1.4 外来鱼类入侵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1 洱海概况
2.2.2 西湖、茈碧湖、海西海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采样
2.2.2 形态指标测量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洱海鱼类资源现状
3.1 结果与分析
3.1.1 鱼类区系结构
3.1.2 多样性评价
3.2 讨论
4 洱海鱼类群落空间格局
4.1 结果与分析
4.1.1 群落空间类型
4.1.2 各空间类型主要特征种
4.2 讨论
5 洱海鱼类生长特性
5.1 结果与分析
5.1.1 生长曲线方程
5.1.2 肥满度
5.1.3 主要优势种群间形态差异
5.2 讨论
5.2.1 鱼类生长特性浅析
5.2.2 群体间形态差异探讨
6 洱海渔业现状及其发展
6.1 结果与分析
6.1.1 渔具渔法
6.1.2 增养殖
6.1.3 鱼产量
6.1.4 水质环境
6.2 讨论
7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6个不同鲤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J]. 明俊超,董在杰,梁政远,张守领,张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9(06)
[2]食蚊鱼生态入侵的研究进展[J]. 严云志,陈毅峰,陶捐. 生态学杂志. 2009(05)
[3]食蚊鱼(Gambusia spp.)入侵生态学研究进展[J]. 陈国柱,林小涛,陈佩. 生态学报. 2008(09)
[4]黄浦江和苏州河上游鱼类多样性组成的时空特征[J]. 陈小华,李小平,程曦. 生物多样性. 2008(02)
[5]云南抚仙湖外来鱼类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J]. 熊飞,李文朝,潘继征. 江西农业学报. 2008(02)
[6]东海大陆架鱼类群落的空间结构[J]. 李圣法,程家骅,严利平. 生态学报. 2007(11)
[7]中国外来动物入侵概况[J]. 成新跃,徐汝梅. 生物学通报. 2007(09)
[8]鱼类入侵的过程、机制及研究方法[J]. 潘勇,曹文宣,徐立蒲,殷守仁,白璐. 应用生态学报. 2007(03)
[9]云南抚仙湖鱼类资源现状与变化[J]. 熊飞,李文朝,潘继征,李爱权,夏天翔. 湖泊科学. 2006(03)
[10]湖北牛山湖小型鱼类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 冯广朋,李钟杰,谢从新,叶少文. 湖泊科学. 2006(03)
博士论文
[1]云南高原湖泊特有鱼类的生物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李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
[2]抚仙湖外来鱼类生活史对策的适应性进化研究[D]. 严云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5
[3]应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探讨淡水湖泊的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D]. 徐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5
本文编号:2919338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洱海鱼类生态研究综述
1.1.1 鱼类分类及其区系结构
1.1.2 鱼类资源动态变化
1.1.3 鱼类生物学特征
1.1.4 外来鱼类入侵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1 洱海概况
2.2.2 西湖、茈碧湖、海西海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采样
2.2.2 形态指标测量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洱海鱼类资源现状
3.1 结果与分析
3.1.1 鱼类区系结构
3.1.2 多样性评价
3.2 讨论
4 洱海鱼类群落空间格局
4.1 结果与分析
4.1.1 群落空间类型
4.1.2 各空间类型主要特征种
4.2 讨论
5 洱海鱼类生长特性
5.1 结果与分析
5.1.1 生长曲线方程
5.1.2 肥满度
5.1.3 主要优势种群间形态差异
5.2 讨论
5.2.1 鱼类生长特性浅析
5.2.2 群体间形态差异探讨
6 洱海渔业现状及其发展
6.1 结果与分析
6.1.1 渔具渔法
6.1.2 增养殖
6.1.3 鱼产量
6.1.4 水质环境
6.2 讨论
7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6个不同鲤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J]. 明俊超,董在杰,梁政远,张守领,张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9(06)
[2]食蚊鱼生态入侵的研究进展[J]. 严云志,陈毅峰,陶捐. 生态学杂志. 2009(05)
[3]食蚊鱼(Gambusia spp.)入侵生态学研究进展[J]. 陈国柱,林小涛,陈佩. 生态学报. 2008(09)
[4]黄浦江和苏州河上游鱼类多样性组成的时空特征[J]. 陈小华,李小平,程曦. 生物多样性. 2008(02)
[5]云南抚仙湖外来鱼类现状及相关问题分析[J]. 熊飞,李文朝,潘继征. 江西农业学报. 2008(02)
[6]东海大陆架鱼类群落的空间结构[J]. 李圣法,程家骅,严利平. 生态学报. 2007(11)
[7]中国外来动物入侵概况[J]. 成新跃,徐汝梅. 生物学通报. 2007(09)
[8]鱼类入侵的过程、机制及研究方法[J]. 潘勇,曹文宣,徐立蒲,殷守仁,白璐. 应用生态学报. 2007(03)
[9]云南抚仙湖鱼类资源现状与变化[J]. 熊飞,李文朝,潘继征,李爱权,夏天翔. 湖泊科学. 2006(03)
[10]湖北牛山湖小型鱼类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 冯广朋,李钟杰,谢从新,叶少文. 湖泊科学. 2006(03)
博士论文
[1]云南高原湖泊特有鱼类的生物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李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6
[2]抚仙湖外来鱼类生活史对策的适应性进化研究[D]. 严云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5
[3]应用碳、氮稳定性同位素探讨淡水湖泊的食物网结构和营养级关系[D]. 徐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5
本文编号:2919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919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