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水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7 04:23
水资源开发问题关系到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各个方面,不但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起到维系生态环境平衡、维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作用。对水资源的正确开发,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开发战略成为我国新世纪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滨海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在未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滨海新区,尤其是新城区水资源开发战略的研究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归纳了水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以基于环境先导的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理论作为指导,加强各项水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论文分析了滨海新区水资源开发的现状,从水资源环境现状和水资源管理现状两个方面分析了滨海新区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滨海新区水资源开发中目前的问题主要是:供需矛盾严重,水资源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水资源管理存在多头管理,水价制定机制有待完善。本文还整理了水资源开发的多种方式:地表水、地下水、雨水、再生水、海水、客水,并对其在滨海新区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还运用ANP网络层次分析法对几种水资源开发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Super Decisions软件的计算,得出结论再生水、雨水开发是首选的水资源开发方...
【文章来源】: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水资源开发方式优先度Figues一2Priorityofw么terResoueeDeveloPmentW连y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进城市污水资源化 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 陈玉杰,张会. 吉林水利. 2007(04)
[2]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研究[J]. 李振刚. 现代农业. 2007(04)
[3]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GIS应用[J]. 石宇,张鹰,崔忠义. 农业网络信息. 2007(01)
[4]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构思[J]. 吕磊,陈森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S1)
[5]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约束分析[J]. 董林,陈璇璇.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08)
[6]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调控原理及途径[J]. 马军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03)
[7]以城市水资源循环模式应对水生态安全问题[J]. 薛雄志,程华晶. 厦门科技. 2006(03)
[8]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程乖梅,何士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01)
[9]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探讨[J]. 王旭芳,王环武,范跃华.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6(01)
[10]海水利用——解决淡水资源匮乏的新途径[J]. 冯厚军. 天津建设科技. 2005(03)
博士论文
[1]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王好芳.河海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约束研究[D]. 董林.河海大学 2006
[2]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D]. 缪子梅.河海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21401
【文章来源】: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水资源开发方式优先度Figues一2Priorityofw么terResoueeDeveloPmentW连y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进城市污水资源化 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 陈玉杰,张会. 吉林水利. 2007(04)
[2]城市水资源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研究[J]. 李振刚. 现代农业. 2007(04)
[3]城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GIS应用[J]. 石宇,张鹰,崔忠义. 农业网络信息. 2007(01)
[4]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构思[J]. 吕磊,陈森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S1)
[5]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约束分析[J]. 董林,陈璇璇.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6(08)
[6]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调控原理及途径[J]. 马军霞.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03)
[7]以城市水资源循环模式应对水生态安全问题[J]. 薛雄志,程华晶. 厦门科技. 2006(03)
[8]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程乖梅,何士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01)
[9]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探讨[J]. 王旭芳,王环武,范跃华.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6(01)
[10]海水利用——解决淡水资源匮乏的新途径[J]. 冯厚军. 天津建设科技. 2005(03)
博士论文
[1]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王好芳.河海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约束研究[D]. 董林.河海大学 2006
[2]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D]. 缪子梅.河海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21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921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