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与预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13:07
耕地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保护耕地资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其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耕地资源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基础,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耕地资源安全关乎我国粮食安全、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对区域耕地资源安全运行状况进行研究,既是落实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具体行动,也为确保区域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本论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耕地资源安全和耕地预警文献资料基础上,运用重庆市土地利用的历史数据,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响应机制。在分析重庆市耕地资源利用变化的基础上,从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两个方面分别对重庆市耕地资源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在定性描述耕地资源安全及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区域耕地资源安全及其预警研究的技术体系和研究方法。同时,采取数理统计分析和计量模型等研究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从理论、方法、指标体系及预警技术等方面对研究区域耕地资源安全及其预警进行系统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区域耕地资源健康运行的...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重庆市行政区划图
甲疃啵?妥匀恢柿康缺鹜恋卮蟛糠址植荚谟宥?敝猩角?图3一3)。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一小时经济圈内的耕地质量要优于东南翼和东北翼。依据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显示,一小时经济圈内的耕地主要以灌溉水田为主,占本区域耕地总面积的46.48%,东南翼和东北翼的耕地则主要以旱地为主,分别占本区域耕地总面积的6836%和56.46%。一小时经济圈内的耕地地势较为平坦,土壤相对肥沃,区位条件优越,大于150以上的坡耕地为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30.62%;东南翼和东北翼的大于150以上的坡耕地分别占到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57.57%和52.66%。重庆市划定的基本农田有一半以上是位于一小时经济圈之内,一小时经济圈在承担发展和带动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重任的同时,还肩负着保护耕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重任。坡度是影响耕地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坡度大是引起农田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化的实施、农田耕作和土地开发利用的难易及效果[8v】。根据坡耕地资源调查评价结果,2006年末,重庆市巧“以上坡耕地共有95.7xl04hm
……翼蟾 蟾0%20%40%60%80%100%图4一 22006年重庆市三大区域耕地结构图Fig.4一 2ThestruetureofeultivatedlandofthreeregionsinChengqingcity4.2重庆市耕地利用变化分析4.2.1耕地数量变化4.2.1.1耕地总量变化面积变化首先反映在不同类型用地总量变化上[96},通过分析耕地总量变化,可以了解耕地变化总的态势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重庆直辖以来,全市耕地面积总体上呈递减趋势,1997年到2001年耕地减少趋势缓慢,2002年到2006年耕地减少速度相对较大。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全市2006年有耕地 224.2oxlo4hmZ,与1卯6年254.ssxlo乍mZ(:片一996年土地总面积的30.94%)相比,10年间净减少30.35xlo4腼2,年均减少3.04、1了bmZ。但年际变化不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分析[J]. 骆东奇,姜文,周心琴,罗光莲,汪小勇.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04)
[2]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J]. 陈利根,龙开胜. 中国土地科学. 2007(04)
[3]湘西北喀斯特山区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J]. 吴桂平,曾永年,邹滨,齐庆超,杨松,杨凯. 山地学报. 2007(04)
[4]典型区耕地变化与GDP值变化的脱钩研究[J]. 曹银贵,程烨,袁春,周伟,赵丽,饶彩霞.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07)
[5]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模型研究[J]. 韩玉英,王贵玲. 勘察科学技术. 2007(03)
[6]三峡库区耕地动态变化驱动力研究——以涪陵区为例[J]. 侯松廷,陈晓燕. 水土保持研究. 2007(03)
[7]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预警研究[J]. 何志明,杨小雄.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05)
[8]中国耕地保护理念创新及其实施框架分析[J]. 周小萍,卢艳霞,文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9]西安市耕地动态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 杨勇,任志远. 干旱区研究. 2007(03)
[10]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 李茜,任志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05)
博士论文
[1]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D]. 张士功.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硕士论文
[1]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的区域分异与控制[D]. 王莉玮.西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25954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重庆市行政区划图
甲疃啵?妥匀恢柿康缺鹜恋卮蟛糠址植荚谟宥?敝猩角?图3一3)。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一小时经济圈内的耕地质量要优于东南翼和东北翼。依据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显示,一小时经济圈内的耕地主要以灌溉水田为主,占本区域耕地总面积的46.48%,东南翼和东北翼的耕地则主要以旱地为主,分别占本区域耕地总面积的6836%和56.46%。一小时经济圈内的耕地地势较为平坦,土壤相对肥沃,区位条件优越,大于150以上的坡耕地为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30.62%;东南翼和东北翼的大于150以上的坡耕地分别占到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57.57%和52.66%。重庆市划定的基本农田有一半以上是位于一小时经济圈之内,一小时经济圈在承担发展和带动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重任的同时,还肩负着保护耕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重任。坡度是影响耕地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坡度大是引起农田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化的实施、农田耕作和土地开发利用的难易及效果[8v】。根据坡耕地资源调查评价结果,2006年末,重庆市巧“以上坡耕地共有95.7xl04hm
……翼蟾 蟾0%20%40%60%80%100%图4一 22006年重庆市三大区域耕地结构图Fig.4一 2ThestruetureofeultivatedlandofthreeregionsinChengqingcity4.2重庆市耕地利用变化分析4.2.1耕地数量变化4.2.1.1耕地总量变化面积变化首先反映在不同类型用地总量变化上[96},通过分析耕地总量变化,可以了解耕地变化总的态势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重庆直辖以来,全市耕地面积总体上呈递减趋势,1997年到2001年耕地减少趋势缓慢,2002年到2006年耕地减少速度相对较大。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全市2006年有耕地 224.2oxlo4hmZ,与1卯6年254.ssxlo乍mZ(:片一996年土地总面积的30.94%)相比,10年间净减少30.35xlo4腼2,年均减少3.04、1了bmZ。但年际变化不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分析[J]. 骆东奇,姜文,周心琴,罗光莲,汪小勇.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04)
[2]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J]. 陈利根,龙开胜. 中国土地科学. 2007(04)
[3]湘西北喀斯特山区耕地变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J]. 吴桂平,曾永年,邹滨,齐庆超,杨松,杨凯. 山地学报. 2007(04)
[4]典型区耕地变化与GDP值变化的脱钩研究[J]. 曹银贵,程烨,袁春,周伟,赵丽,饶彩霞.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07)
[5]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模型研究[J]. 韩玉英,王贵玲. 勘察科学技术. 2007(03)
[6]三峡库区耕地动态变化驱动力研究——以涪陵区为例[J]. 侯松廷,陈晓燕. 水土保持研究. 2007(03)
[7]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预警研究[J]. 何志明,杨小雄.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05)
[8]中国耕地保护理念创新及其实施框架分析[J]. 周小萍,卢艳霞,文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9]西安市耕地动态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 杨勇,任志远. 干旱区研究. 2007(03)
[10]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 李茜,任志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05)
博士论文
[1]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D]. 张士功.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硕士论文
[1]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的区域分异与控制[D]. 王莉玮.西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25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925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