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1 02:3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广州市长期以来用水效率较低,水质污染日趋严重。随着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水量大幅增加,广州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凸现。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了广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分析广州市水资源供需状况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STELLA建立了广州市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2000-2005年广州市水资源供需的实际数据检验模型的有效性。2.运用所建立的水资源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趋势条件下广州市2006-2025年的需水状况,并对需水/供水影响因子作模拟。结果表明,现状趋势条件下广州市2006-2025年需水量将经过先增大后减少的过程,2018年达到最大需水量114.37亿m3;工业用水重复率、农业灌溉系数的提高能有效减少需水量,工业用水重复率逐年提高0.5%时,最大工业用水量减少5亿m3;农业灌溉系数逐年提高1%时,能节约农业灌溉用水24亿m3;随着广州市污水处理能力的提高,可利用中水量可达到6~9亿m3
【文章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广州与其它地区人均水资源量的比较
由于丰富的客水资源,从资源总量上讲,广州市并不缺水,但由于广州市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工业用水量和人类生活用水急剧增长(图2.5),未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致使河道水质达不到用水标准,许多河涌出现发黑发臭的现象。水厂也因水源污染,水的处理成本增加等原因,在遇到干旱、咸潮时、枯季时因水质污染中断供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广州市水质型缺水问题较为突出105「.地下水口提水量.引水量圈蓄水量日日︼卜一一一一一﹂1!.卜!.11卜||||匕匕 6045309075巧n︵川愁一日x︶-u。三日ddns﹄3.渗︵、乞工x︶书举喇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时间(年)图2.5厂‘州市近年供水量 F19.2.5WatersuPPlementforGuangzhoueityinreeentyears
又会对社会经济指标产生影响。本模型把人口分为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户口,因为本地人口和非本地人口的增长速率不一样。按需水预测的要求,把常住人口分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图3.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的内涵[J]. 杨文俊. 水利水电快报. 2006(23)
[2]基于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J]. 沈珍瑶,丁晓雯,杨志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06)
[3]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 马茜桦. 统计与决策. 2006(22)
[4]系统动力学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J]. 王艳芳,崔远来,顾世祥,谢波. 水电能源科学. 2006(05)
[5]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与对策[J]. 邹胜章,朱明秋,唐建生,夏日元. 地质学报. 2006(10)
[6]黑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评价[J]. 于洪贤,覃雪波. 商业研究. 2006(19)
[7]水资源价值核算研究进展[J]. 许振成,叶玉香,彭晓春,周广飞. 生态环境. 2006(05)
[8]井渠结合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与示范[J]. 曲小红. 灌溉排水学报. 2006(04)
[9]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水风险综合评价模型[J]. 刘涛,邵东国,顾文权.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6(04)
[1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J]. 罗利民,仲跃,张晟,谢能刚. 水文. 2006(04)
本文编号:2948776
【文章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广州与其它地区人均水资源量的比较
由于丰富的客水资源,从资源总量上讲,广州市并不缺水,但由于广州市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工业用水量和人类生活用水急剧增长(图2.5),未处理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致使河道水质达不到用水标准,许多河涌出现发黑发臭的现象。水厂也因水源污染,水的处理成本增加等原因,在遇到干旱、咸潮时、枯季时因水质污染中断供水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广州市水质型缺水问题较为突出105「.地下水口提水量.引水量圈蓄水量日日︼卜一一一一一﹂1!.卜!.11卜||||匕匕 6045309075巧n︵川愁一日x︶-u。三日ddns﹄3.渗︵、乞工x︶书举喇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时间(年)图2.5厂‘州市近年供水量 F19.2.5WatersuPPlementforGuangzhoueityinreeentyears
又会对社会经济指标产生影响。本模型把人口分为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户口,因为本地人口和非本地人口的增长速率不一样。按需水预测的要求,把常住人口分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图3.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资源系统可持续性的内涵[J]. 杨文俊. 水利水电快报. 2006(23)
[2]基于水资源可再生性的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J]. 沈珍瑶,丁晓雯,杨志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06)
[3]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J]. 马茜桦. 统计与决策. 2006(22)
[4]系统动力学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J]. 王艳芳,崔远来,顾世祥,谢波. 水电能源科学. 2006(05)
[5]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与对策[J]. 邹胜章,朱明秋,唐建生,夏日元. 地质学报. 2006(10)
[6]黑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评价[J]. 于洪贤,覃雪波. 商业研究. 2006(19)
[7]水资源价值核算研究进展[J]. 许振成,叶玉香,彭晓春,周广飞. 生态环境. 2006(05)
[8]井渠结合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与示范[J]. 曲小红. 灌溉排水学报. 2006(04)
[9]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水风险综合评价模型[J]. 刘涛,邵东国,顾文权.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6(04)
[10]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J]. 罗利民,仲跃,张晟,谢能刚. 水文. 2006(04)
本文编号:2948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948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