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论我国环境仲裁制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2-07 15:44
  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相伴相生,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后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不可更新资源的耗竭和可更新资源的减少,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资源质量的下降,自然资源环境功能的丧失等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环境问题的升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普遍提高,环境资源纠纷日趋增多。这是一种特殊的民事纠纷,具有诸多特征:它是由间接侵害所引起的以受害人的主动为动因、而不以致害人的主观过错为要件的特殊纠纷,常表现为两种合法权益间的冲突,纠纷双方当事人具有不确定性且力量悬殊巨大。根据产生纠纷的原因不同,可以将环境资源纠纷分为环境污染纠纷和环境破坏纠纷两大类。根据受害人的不同赔偿请求,则可以将环境资源纠纷分为三类:财产损失赔偿纠纷、人身伤害赔偿纠纷和精神损害赔偿纠纷。 仲裁是一种有效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其发展与其文化特质密不可分。而在我国环境资源纠纷领域,仲裁无论在立法或是实践上都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分析仲裁备受冷落的原因,主要有当事人缺乏仲裁意识、司法上的障碍以及仲裁制度自身的缺陷这三个方面。 任何一项制度的构建都需要进行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只有具备一定的必要性与可... 

【文章来源】:福州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环境资源纠纷
    第一节 环境资源纠纷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环境资源纠纷的种类
    第三节 环境资源纠纷的特点
    第二章 仲裁制度与环境仲裁制度
    第一节 仲裁制度
    第二节 环境仲裁制度的现状分析
第三章 构建我国环境仲裁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一节 构建我国环境仲裁制度的必要性
    第二节 构建我国环境仲裁制度的可行性
第四章 环境仲裁与其他环境资源纠纷解决方式的比较
    第一节 环境仲裁与环境诉讼的比较
    第二节 环境仲裁与ADR
第五章 构建我国环境仲裁制度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关于仲裁当事人的资格与范围
    第三节 关于环境仲裁协议
    第四节 关于临时仲裁与机构仲裁
    第五节 关于代表人仲裁制度
    第六节 关于环境仲裁时效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树立正确的仲裁理念[J]. 杨军,刘淑华.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研究生论丛). 2003(S1)
[2]我国仲裁制度:弊端及其克服[J]. 宋朝武.  政法论坛. 2002(06)
[3]关于环境纠纷解决方式的探讨[J]. 周杰.  上海环境科学. 2002(03)
[4]论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仲裁[J]. 钱卡拉,郑连清.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5(03)
[5]我国应建立环境仲裁制度[J]. 胡荣,冯建妹.  环境导报. 1994(02)



本文编号:3022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022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f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