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利用程度差异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9 03:00
为了研究辽河水资源利用程度区域差异,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指标,以辽河流经区域为研究单元,采用泰尔指数法计算各项指标泰尔系数,综合分析了辽河流经区域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区域内部差异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2013—2018年间人均水资源总量是影响辽河水资源利用程度区域总体差异的主要指标,整体上辽河水资源利用程度区域差异不大,空间均衡发展良好,但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中上游各项指标内部差异略大于下游。研究成果可为辽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空间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水利发展研究. 2020,20(12)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2013—2018年辽河水资源利用程度区域总差异变化趋势
图1 2013—2018年辽河水资源利用程度区域总差异变化趋势由表1可知,人均耗水量、人均用水总量区域间泰尔系数占总区域泰尔系数的比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13年人均耗水量、人均用水总量指标的比重为10%左右,2014—2018年期间比重均在90%以上,到2018年比重增至93%左右,增长了近82%;从人均用水总量来分析,3个区域间泰尔系数占总区域泰尔系数的比重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在不同的阶段时期比重变化幅度与总体趋势是不同的,变化幅度较大;从人均水资源总量来分析,3个区域间泰尔系数占总区域泰尔系数的比重变化比较稳定,各年间变化幅度不大,2013—2015年缓慢增长,由48.58%增长至50.08%,2016年所占比重降低至45.26%,然后缓慢增长,2017年增至57.46%。
由图3可知,3个区域内部人均水资源总量泰尔系数均大于其他指标,说明内部差异影响主要来自人均水资源总量,整体变化呈现下降趋势,除辽河中游段外,上游段和下游段区域内部在不同的阶段时期变化幅度与总体趋势是不同的,主要在2016年出现较大幅度拐点,泰尔系数突然增大,根据调查2016年为丰水年,水资源总量是近几年的2.1倍。3个区域内部人均耗水量、人均用水总量泰尔系数无明显变化,基本处于直线状态,说明2013—2018年期间差异变化不大,比较稳定。3个区域内部人均生活用水量泰尔系数变化不同,辽河中游、下游变化趋势一致,2013—2015年呈现逐渐增长趋势,然后逐渐下降,2016—2018年基础处于直线状态,说明后期差异变化较小,辽河上游段2013—2018年泰尔系数无明显变化,基本处于直线状态。从区域内部各指标比较分析,辽河上游人均用水总量区域内部差异大于中游和下游,人均生活用水量的区域内部差异小于中游和下游,而人均耗水量、人均用水总量的区域内部差异小于下游,大于中游。总体来看,下游段各项指标内部差异最小,其次是中游,最后是上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宁省水资源空间配置分析[J]. 邢晶尧. 水利技术监督. 2020(01)
[2]基于SE-DEA模型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析[J]. 邱莹莹.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9(05)
[3]基于多目标决策的辽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J]. 李洪利.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9(07)
[4]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安全评价及区域差异[J]. 曾霞,侯兵,王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5]中国水资源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俞雅乖,刘玲燕. 经济地理. 2017(07)
[6]基于泰尔指数的地表径流时空特征分析[J]. 任兴华,杨军耀. 水电能源科学. 2015(07)
本文编号:3040506
【文章来源】:水利发展研究. 2020,20(12)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2013—2018年辽河水资源利用程度区域总差异变化趋势
图1 2013—2018年辽河水资源利用程度区域总差异变化趋势由表1可知,人均耗水量、人均用水总量区域间泰尔系数占总区域泰尔系数的比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13年人均耗水量、人均用水总量指标的比重为10%左右,2014—2018年期间比重均在90%以上,到2018年比重增至93%左右,增长了近82%;从人均用水总量来分析,3个区域间泰尔系数占总区域泰尔系数的比重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在不同的阶段时期比重变化幅度与总体趋势是不同的,变化幅度较大;从人均水资源总量来分析,3个区域间泰尔系数占总区域泰尔系数的比重变化比较稳定,各年间变化幅度不大,2013—2015年缓慢增长,由48.58%增长至50.08%,2016年所占比重降低至45.26%,然后缓慢增长,2017年增至57.46%。
由图3可知,3个区域内部人均水资源总量泰尔系数均大于其他指标,说明内部差异影响主要来自人均水资源总量,整体变化呈现下降趋势,除辽河中游段外,上游段和下游段区域内部在不同的阶段时期变化幅度与总体趋势是不同的,主要在2016年出现较大幅度拐点,泰尔系数突然增大,根据调查2016年为丰水年,水资源总量是近几年的2.1倍。3个区域内部人均耗水量、人均用水总量泰尔系数无明显变化,基本处于直线状态,说明2013—2018年期间差异变化不大,比较稳定。3个区域内部人均生活用水量泰尔系数变化不同,辽河中游、下游变化趋势一致,2013—2015年呈现逐渐增长趋势,然后逐渐下降,2016—2018年基础处于直线状态,说明后期差异变化较小,辽河上游段2013—2018年泰尔系数无明显变化,基本处于直线状态。从区域内部各指标比较分析,辽河上游人均用水总量区域内部差异大于中游和下游,人均生活用水量的区域内部差异小于中游和下游,而人均耗水量、人均用水总量的区域内部差异小于下游,大于中游。总体来看,下游段各项指标内部差异最小,其次是中游,最后是上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宁省水资源空间配置分析[J]. 邢晶尧. 水利技术监督. 2020(01)
[2]基于SE-DEA模型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析[J]. 邱莹莹.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9(05)
[3]基于多目标决策的辽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J]. 李洪利.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9(07)
[4]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水资源安全评价及区域差异[J]. 曾霞,侯兵,王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5]中国水资源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俞雅乖,刘玲燕. 经济地理. 2017(07)
[6]基于泰尔指数的地表径流时空特征分析[J]. 任兴华,杨军耀. 水电能源科学. 2015(07)
本文编号:3040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040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