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的测度及其资源价值——以苏南传统村落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26 02:20
  "记住乡愁"是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基于居民和游客视角,以苏南传统村落为案例地,开发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量表,探讨乡愁的资源价值。结果表明: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是一个综合概念,是特定人地关系的体现,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乡愁主体、乡愁触点、乡愁载体、乡愁情感、乡愁愿景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仅是离乡的愁绪,思乡的记忆,也体现了一定的文化概念,是情感、记忆和文化的集合体;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并验证了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的"文化—情感—记忆"三维度量表;主客乡愁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居民乡愁强度高于游客,居民情感维度均值最高,文化维度均值最低,游客文化维度均值最高,情感维度最低;乡愁有一定的资源价值,主要体现在情感联结价值、文化认同和传承价值、保护和开发价值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文章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2020,35(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的测度及其资源价值——以苏南传统村落为例


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资源价值框架图

框架图,乡愁,村落,内涵


刘沛林[24]认为乡愁不仅是怀念家乡以及生活过的地方的记忆和柔软情感,也是一种文化感受、启迪或认同感。陆邵明[15]认为中国人的“乡愁”聚焦在空间和时间维度,是对故土、家乡和家园的情感、记忆和期盼。Batcho等[40]提出“先行乡愁”的观点,认为乡愁也可以是一种对现在家乡(家园)中即将消逝的事物的情感。Wilson[41]强调了乡愁体验不仅是一种复杂的时空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社会、记忆现象。近年来,传统村落成为人们寄托乡愁的主要场所和乡愁研究的主要阵地[2,14,26-30]。黄震方等[2]提出乡村是留守的乡村居民和在外怀乡人士存放“乡愁”的精神家园。基于前人研究成果[2,13-28,41]和扎根理论研究,本文认为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的内涵发生了拓展和变化,区别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乡愁概念,建立了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内涵的解释框架(图1)。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是一个综合概念,是特定人地关系的体现,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乡愁主体、乡愁触点、乡愁载体、乡愁情感、乡愁愿景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文化、情感、记忆三个维度构成,不仅仅是离乡的愁绪,思乡的记忆,也体现了一定的文化概念,是情感、记忆和文化的集合体。首先,乡愁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时空条件。空间的变迁,即人的转移,家乡的变化,时间的演化,即不同时期的传统村落和不同代际的人,都赋予了乡愁一定的新内涵。其次,乡愁的主体进行了扩展。不仅离开家乡、漂泊异乡的游子会有乡愁,仍在家乡生活的在地居民也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愁的主体,家乡出现了巨大的改变,身在家乡也会有乡愁[42],同时前往传统村落旅游的游客也会触景生情,唤起乡愁,或因对乡村(原乡)的向往和本能亲近,通过旅游得到一定的慰藉,满足对乡土文化的情感依恋。再次,乡愁中“乡”的内涵出现新的解读。基于乡愁主体范围的扩展,因而乡愁中“乡”,不仅包括故乡、家乡,也可以理解为乡村,即“原乡”[26]。最后,传统村落旅游地乡愁由文化、情感、记忆维度构成。本文访谈发现,在乡愁主体、触点、载体和情感中蕴含着乡愁具有文化、情感和记忆等共性特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旅游视角下的地域乡愁文化元素识别及维度构建——以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为例[J]. 王新歌,虞虎,陈田.  资源科学. 2019(12)
[2]基于居民行为的三生空间识别与优化分析框架[J]. 刘春芳,王奕璇,何瑞东,王晨.  自然资源学报. 2019(10)
[3]中国旅游业基本国情分析[J]. 席建超,刘孟浩.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8)
[4]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探索与思考——乡村地理青年学者笔谈[J]. 杨忍,文琦,王成,杜国明,李伯华,曲衍波,李红波,许家伟,贺艳华,马利邦,李智,乔陆印,曹智,戈大专,屠爽爽,陈秧分.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4)
[5]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J]. 陆林,任以胜,朱道才,程久苗,杨兴柱,杨钊,姚国荣.  地理研究. 2019(01)
[6]国内外乡愁相关研究进展及启示[J]. 王新歌,陈田,林明水,王首琨.  人文地理. 2018(05)
[7]传统村落与旅游:乡愁挽留与活化利用[J]. 时少华,梁佳蕊.  长白学刊. 2018(04)
[8]城镇化与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学术争鸣与研究方向[J]. 黄震方,黄睿.  地理研究. 2018(02)
[9]“乡愁”记忆、场所认同与旅游满意:乡村旅游消费意愿影响因素[J]. 谢新丽,吕群超.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10]乡村旅游中“乡愁”记忆、重游意愿与旅游消费意愿关系研究[J]. 谢新丽,吕群超.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博士论文
[1]旅游怀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薛婧.西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051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051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1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