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三峡水库支流小江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发布时间:2021-02-26 09:48
  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的5—7月在三峡库区支流小江渠口断面开展鱼类早期资源监测,以了解小江变动回水区鱼类早期资源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共采集到7种产漂流性卵鱼类的鱼卵以及7种仔鱼;采集的鱼卵以似鳊(Pseudobrama simoni)、银(Squalidus argentatu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为主,而仔鱼则以子陵吻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为主;不同年份主要产卵活动发生的时间存在差异;小江渠口镇铺溪村至汉丰湖调节坝之间江段共分布集中产卵场3处。小江变动回水区江段是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分布区域,建议加强该江段生境和鱼类资源保护管理。 

【文章来源】: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0,5(01)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三峡水库支流小江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三峡库区支流小江鱼类早期资源监测断面分布示意图

断面图,鱼卵,数量比例,种类组成


2017年和2018年调查期间,分别在小江渠口断面采集到鱼卵6 216粒和41 382粒。经鉴定,两年间均在该断面采集到7种鱼类的鱼卵,分别为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银(Squalidus argentatus)、似鳊(Pseudobrama simoni)、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和鳡(Elopichthys bambusa),多数为适应库区生境的杂食性或肉食性鱼类。采集到的鱼卵以似鳊、银、翘嘴鲌和蒙古鲌为主,分别占2017年和2018年总采集卵数的99.34%和99.06%,如图2所示。2.1.2 仔鱼

断面图,仔鱼,数量比例,种类组成


2017年和2018年调查期间在小江渠口断面分别采集到仔鱼70尾和332尾(未统计银鱼个体数量)。经鉴定,共监测到仔鱼7种,分别为子陵吻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Hemiculter leucisculus)、光泽黄颡鱼(Tachysurus nitidus)、鳜(Siniperca chuatsi)、似鳊和鲇(Silurus asotus),其中子陵吻虎鱼仔鱼被采集到的个体数最多,其分别占各年总仔鱼采集数的64.29%和38.55%,如图3所示。2.2 鱼类早期资源的时间动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峡消落区鱼卵、仔稚鱼种类的鉴定及分布[J]. 阮瑞,张燕,沈子伟,李燕,但言,李创举,倪朝辉.  中国水产科学. 2017(06)
[2]三峡库区丰都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J]. 王红丽,黎明政,高欣,刘焕章,曹文宣.  水生生物学报. 2015(05)
[3]三峡水库175m试验性蓄水期库区及其上游江段鱼类群落结构时空分布格局[J]. 杨志,唐会元,朱迪,刘宏高,万力,陶江平,乔晔,常剑波.  生态学报. 2015(15)
[4]小江拟尖头鲌的年龄、生长、繁殖及其资源开发状况研究[J]. 段鹏翔,杨志,唐会元,肖琼,龚云,肖调义,刘小燕.  水生生物学报. 2015(04)
[5]三峡库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J]. 罗翀,周志翔,王鹏程,吴昌广,肖文发.  人民长江. 2010(07)
[6]水库小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研究——开县小江流域环境分析[J]. 林建,雷亨顺,尹希果,王里奥.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硕士论文
[1]三峡库区万州江段和小江鱼类食物网结构与功能研究[D]. 陈薛伟杰.贵州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052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052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c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