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主要经济大洋性鱿鱼资源渔场生产性调查与渔业概况

发布时间:2021-04-11 17:24
  大洋性鱿鱼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始于1989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远洋鱿钓渔业已经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规模和产量最大的国家。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产学研合作,持续对三大洋的大洋性鱿鱼资源进行生产性调查,一批新资源、被不断开发和利用,并得到商业化捕捞。根据2003—2017年我国鱿钓船对三大洋公海大洋性鱿鱼资源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对其基础生物学、资源渔场分布及其与水温等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便初步了解重要经济鱿鱼资源特性。研究概述我国远洋鱿钓渔业发展状况,并提出可持续开发世界大洋性鱿鱼资源的对策与建议。研究认为,通过对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三大洋7个渔场的大洋性鱿鱼资源进行生产性调查,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4个鱿鱼新渔场,新增作业海域超过1×107 km2,估计新增渔场的资源蕴藏量在500万t以上,初步掌握了渔获个体大小等基础生物学特性、资源丰度空间分布及其与海表面温度的关系,发现不同作业渔场的渔获个体差异明显,渔场形成的适宜海表面温度有较大差异。研究建议,为了可持续开发和利用鱿鱼资...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28(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主要经济大洋性鱿鱼资源渔场生产性调查与渔业概况


—2017年大洋性鱿鱼类资源生产性调查分布示意图

分布图,渔业产量,分布图,鱿鱼


3期陈新军,等:主要经济大洋性鱿鱼资源渔场生产性调查与渔业概况图22002—2017年中国远洋鱿钓渔业产量分布图Fig.2AnnualcatchofChinesesquidjiggingfisheriesfrom2002to2017图32002—2017年中国远洋鱿钓渔船数量分布图Fig.3AnnualnumberoffishingvesselsforChinesesquidjiggingfisheriesfrom2002to20173.2基础生物学特性探讨在10多年的生产性调查中,通过对每一个海域2~3年的调查与样本采集,对其渔获物的胴长和体质量组成,以及性成熟度、摄食等级等有了初步的了解[7-8]。研究发现:不同捕捞对象个体大小及其优势群体、性成熟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所有捕捞群体中,以智利外海茎柔鱼平均个体为最大,东太平洋公海海域的鸢乌贼平均个体为最小,但总体上胴长处在20~50cm的范围内;渔获物基本上以雄性为主;摄食等级以0~2级的低摄食为主;同时,基本上存在自我残食的现象。但是,由于调查时间有限,分布范围极广,目前对其群体组成、洄游过程、产卵场分布、繁殖习性以及生活史过程等基础特性尚不清楚。种群是渔业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单元,大洋性鱿鱼具有群体结构复杂、分布范围广[9]、空间区域交叉重叠等特点,为此,需要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国际合作持续大范围收集鱿鱼样本,开展种群结构的研究工作。大洋性鱿鱼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机会主义者,大量的亲体在产完卵后就死亡,其资源补充量大小完全取决于补充群体[10],繁殖能力决定了其后代的数量和质量,但目前对新开发的大洋性鱿鱼的繁殖策略与行为知之甚少,尤其是产卵至孵化、孵化后至仔鱼的生物学过程;大洋性鱿鱼的年龄与生长已被广泛研究与应用[11],但其样本多来自索饵场,产卵场及产卵后个体的样本极少。因此,对新开发的渔场和大353

数量分布,渔船,数量分布,鱿鱼


3期陈新军,等:主要经济大洋性鱿鱼资源渔场生产性调查与渔业概况图22002—2017年中国远洋鱿钓渔业产量分布图Fig.2AnnualcatchofChinesesquidjiggingfisheriesfrom2002to2017图32002—2017年中国远洋鱿钓渔船数量分布图Fig.3AnnualnumberoffishingvesselsforChinesesquidjiggingfisheriesfrom2002to20173.2基础生物学特性探讨在10多年的生产性调查中,通过对每一个海域2~3年的调查与样本采集,对其渔获物的胴长和体质量组成,以及性成熟度、摄食等级等有了初步的了解[7-8]。研究发现:不同捕捞对象个体大小及其优势群体、性成熟等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所有捕捞群体中,以智利外海茎柔鱼平均个体为最大,东太平洋公海海域的鸢乌贼平均个体为最小,但总体上胴长处在20~50cm的范围内;渔获物基本上以雄性为主;摄食等级以0~2级的低摄食为主;同时,基本上存在自我残食的现象。但是,由于调查时间有限,分布范围极广,目前对其群体组成、洄游过程、产卵场分布、繁殖习性以及生活史过程等基础特性尚不清楚。种群是渔业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基本单元,大洋性鱿鱼具有群体结构复杂、分布范围广[9]、空间区域交叉重叠等特点,为此,需要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国际合作持续大范围收集鱿鱼样本,开展种群结构的研究工作。大洋性鱿鱼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机会主义者,大量的亲体在产完卵后就死亡,其资源补充量大小完全取决于补充群体[10],繁殖能力决定了其后代的数量和质量,但目前对新开发的大洋性鱿鱼的繁殖策略与行为知之甚少,尤其是产卵至孵化、孵化后至仔鱼的生物学过程;大洋性鱿鱼的年龄与生长已被广泛研究与应用[11],但其样本多来自索饵场,产卵场及产卵后个体的样本极少。因此,对新开发的渔场和大35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rojecting distributions of Argentine shortfin squid(Illex argentinus) in the Southwest Atlantic using a complex integrated model[J]. WANG Jintao,CHEN Xinjun,CHEN Yo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18(08)
[2]A stock assessment for Illex argentinus in Southwest Atlantic using an environmentally dependent surplus production model[J]. WANG Jintao,CHEN Xinjun,Kevin W.Staples,CHEN Yo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18(02)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西太平洋鲣鱼渔场预报模型构建与比较[J]. 陈洋洋,陈新军,郭立新,方舟,汪金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7(06)
[4]卫星遥感在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中的应用[J]. 官文江,高峰,陈新军.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7(03)
[5]不同气候模态下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环境特征分析[J]. 余为,陈新军,易倩.  水产学报. 2017(04)
[6]适用于短生命周期种类资源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徐洁,陈新军,官文江.  海洋湖沼通报. 2015(03)
[7]基于信息增益技术比较分析智利和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环境[J]. 易倩,陈新军,余为,刘必林,李建华,方舟.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4(02)
[8]头足类硬组织的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J]. 李建华,李云凯,陈新军,方舟,刘必林.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4(01)
[9]渔情预报技术及模型研究进展[J]. 陈新军,高峰,官文江,雷林,汪金涛.  水产学报. 2013(08)
[10]大洋性柔鱼类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的科学问题[J]. 陈新军,陆化杰,刘必林,田思泉.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2(05)



本文编号:3131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131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9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