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绵竹市地下水资源评价

发布时间:2021-05-25 18:18
  该文对中国南方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评价作了一些尝试。在系统分析绵竹市平原区水文、气象、地质、社会经济和地下水补、径、排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和提出采用平均布井法和地下水开采模数法计算区域内平原区的地下水开采资源量:为提供市内4个重点水资源开发区新的水文地质参数,在每个重点水资源地进行了抽水试验。该文分析研究了区域内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的分布和利用问题,可知:该区域降雨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33.1mm,地下水资源较丰富,但受补给源的时空分布影响,地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也不均匀:枯水期少,丰水期多:山区少,平原区多。绵竹市地下水可开采量为33899.18×104m3/a,其中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量为27368.3×104m3/a,山区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530.88×104m3/a。现平原区开采量为27830×104m3/a,已达采补平衡。该文分析了区域内丰、平、枯三期地下水水质样品,表明,区内地表水污染较严重,地下水水质大部... 

【文章来源】:河海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1.1 地质概况
        2.1.2 水文地质条件
    2.2 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2.1 水源地分布及开采方式
        2.2.2 地下水开采量
        2.2.3 地下水在供水中的比重和作用
    2.3 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地下水资源量的调查评价
    3.1 绵竹市平原区水文地质工作史及成果评价
        3.1.1 绵竹市区域水文地质普查
        3.1.2 成都平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察
        3.1.3 绵竹市区域水文地质调查
    3.2 绵竹市地下水资源的计算
        3.2.1 分区
        3.2.2 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的计算
        3.2.3 地下水储存资源量复核
        3.2.4 地下水开采资源量计算
    3.3 地下水资源计算结果
    3.4 允许开采量保证程度分析
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质的调查评价
    4.1 地下水质量分布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4.1.1 地下水的化学特性
        4.1.2 地下水的化学类型分布特征及规律
    4.2 地下水质量评价
        4.2.1 生活饮用、工业及农业用水水质评价
        4.2.2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4.3 地下水污染评价及分析
        4.3.1 地下水质量背景
        4.3.2 地下水污染程度评价
        4.3.3 地下水污染综合分析
        4.3.4 地下水质量动态变化及趋势
第五章 水资源综合平衡
    5.1 水资源需求量
    5.2 地表水资源
    5.3 地下水资源
    5.4 水资源综合平衡
第六章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6.1 开采潜力分析
    6.2 开发利用规划
    6.3 地质环境变化趋势及防治方向
        6.3.1 地质灾害分布简况
        6.3.2 地质环境变化趋势预测
        6.3.3 防治方向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J]. 杨卫华,李树文,赵秀娟,朱长军,武强.  水文. 2005(02)
[2]泰安市岩溶水环境系统模拟分析[J]. 刘立才,陈鸿汉,马振民,高宗军.  水利学报. 2003(02)
[3]华北平原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的二元耦合模型研究[J]. 谢新民,郭洪宇,唐克旺,尹明万.  水利学报. 2002(12)
[4]GIS在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 刘明柱,陈鸿汉,叶念军,胡丽琴.  水利学报. 2002(01)
[5]地下水流与河网水流的耦合模型[J]. 李致家,谢悦波.  水利学报. 1998(04)
[6]地下水资源系统多目标模糊管理模型研究[J]. 谢新民,周之豪.  水利学报. 1996(08)



本文编号:3205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205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6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